第113章 新十字军东征(1 / 2)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1067 字 8天前

历时两个多月,海诗曼终于抵达了普鲁士王国。

他下船第一件事就直奔城市宫面见威廉国王。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明国皇帝真这么说的?”威廉不可思议的起身看着海诗曼。

海诗曼点头道:“不错国王,大明朝的皇帝真是这么说的,我认为我们可以和明国拉近关系。”

威廉坐在椅子上开始分析海诗曼的提议。

眼下大明能打赢沙俄、大英,让缅甸、朝鲜、琉球重新回到大明的藩属体系当中。

年轻的大明皇帝的野心也绝对不会满足于现状。

朱良均大力发展海军,组建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上海造船厂的八条船坞已经投入使用生产,而在广州、大连、青岛三地又在建设新的造船厂。

“他们迟早会将目光投向欧洲。”威廉凝重地说。

“而我们普鲁士,必须早作打算。或许与大明结盟,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海诗曼表示赞同:“国王陛下,大明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我们可以派遣使节前往大明,进一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威廉思考片刻后,决定任命海诗曼为全权特使,代表普鲁士出使大明。他希望通过这次外交行动,为普鲁士争取更多的利益。临行前,威廉叮嘱海诗曼:“务必谨言慎行,维护我国的荣誉和利益。”

带着国王的期望,刚回到普鲁士还没来得及吃一口地道的普鲁士酸菜的海诗曼又踏上了前往大明的客船。

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也充满了信心。在他看来,大明与普鲁士的合作,将会给双方带来无尽的机遇。

大明皇宫内,朱良均召开了内阁会议,这一次会议探讨西域地区(新疆)的征伐。

相比青海的小阿拉布坦这个跳梁小丑,西域确实安静的像一个乖孩子一般。

“陛下,臣以为应当派遣朝廷特使前往伊犁劝降伪清的伊犁将军,尽量和平收复西域,避免大动干戈。”张剧目光凝重的向朱良均提议。

朱良均听后喝了一口茶水微笑的说道:“张夫子所言很有道理,现在大明不宜再兴兵戈,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乌斯藏和西域问题。”

“至于青海的小阿拉布坦嘛………直接灭了吧。”

朱良均说完后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扫视了一圈殿内的大臣们。

“朕决定,让外交部派遣使臣前往西域和乌斯藏,与他们进行谈判。同时,加强对西域的经济援助,促进文化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大明的繁荣与强大。”

“但若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拒绝归降,那朕也绝不手软!”朱良均用力拍了一下龙椅扶手,“我大明铁军定当以雷霆之势,横扫西域,扬我大明国威!”

“臣等谨遵圣旨。”

………

伦敦白金汉宫内,维多利亚站在阳台上眼神直勾勾的看着由园艺匠人们刚修剪的园林。

“亲爱的,我们在东欧的雇佣军都撤出来了吗?”

阿尔伯特亲王站在维多利亚后面点点头:“撤出来了,这一次士兵们抢的盆满钵满,奥斯曼的四十万远征军也在沙俄的人海战术下被击溃了。

现在沙俄的军队已经进入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了。

奥斯曼苏丹阿卜杜拉已经逃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他在那里正筹备新兵准备在苏伊士抵抗尼古拉的军队。”

维多利亚听后目光凝重的点了点头,目前的四国联军只剩下法国和奥地利还在以雇佣军的名字在沙俄的波兰地区和沙俄军队作战。

这两个国家给雇佣军装备了“振明”公司最新研发的新式栓动武器。

这也能让五万雇佣军能在波兰硬抗住沙俄的三十万人海大军的进攻。

“阿尔伯特,议会那边怎么说的?同不同意我说的向沙俄开战呢?”维多利亚喝了一口红酒。

“议会现在同意了,他们这次清楚的看到了沙俄的战争潜力,大伙都一致认为沙俄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不错,很好,议会那群老不死的也很识相嘛,早点认清楚现实,何至于让奥斯曼沦陷大片国土呢。

搞得现在沙俄的黑海舰队都过了达达尼尔海峡了,都把船开到了东地中海了。”

维多利亚狠狠的拍在石质的栏杆上。

“那我们和普鲁士之间是否需要再次互相联系一下?

依我来看,威廉他好像不太想对沙俄开战,他的心思貌似都放在了统一德意志地区。”阿尔伯特目光凝重的询问维多利亚。

“不必了,这一次我大英亲自下场和沙俄打,虽然懿律带走了我们的本土109艘海军战船,但是我们还有200余艘战船可以调用,摧毁黑海舰队,简直不要太容易。”

维多利亚说完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手中红酒杯也开始摇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