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应天城的街道上亮起了路灯(1 / 2)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1016 字 8天前

应天城的大街小巷内,电力局和建设部的官员们和工人们在沥青路两旁开始挖坑铺设电线。

一排排生产出来的路灯被运送到安装地点处。

科技院院长周国华对于大明的第一次电灯照明设备的安装非常的重视。

今天的他从百忙之中来到现场监督指导工作。

“对对对!竖直喽!不要给我装歪了!这可是大明朝的第一次安装路灯啊!谁敢搞砸了,我杀了他!”

周国华头戴白色安全盔背着手在工地上视察工作。

他的身后是已经安装好的路灯。

今天他们主要是在洪武门前的沥青路上安装路灯作业,并且要在路对面的升旗广场上也围满上路灯。

电力局和建设部的叮叮当当的在道路上作业也引起了周围百姓们的注意。

周国华也是耐着性子开始给百姓们现场讲起了电力知识,并且让百姓们晚上一起来到洪武门前的洪武街见证奇迹的发生。

朱良均负手站在洪武门楼上看着外面热火朝天的施工队和给百姓们科普的周国华。

“这个周国华,好有闲情雅致啊。”

一旁的张剧和刘光天二人微笑着恭喜道:“周院士一心为大明为百姓谋福啊,恭喜陛下得此贤臣啊。”

“确实,不过朕比较好奇徐磊和张光荣二人,你们现在把他俩给朕叫过来,朕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和进展。”

“遵旨。”

张剧二人拱手告退,留下朱良均和沈洋等几名金吾卫继续站在门楼上看着不远处正给百姓讲课的周国华。

…………

“陛下,您找微臣等有何吩咐?”徐磊和张光荣二人跪在地上恭敬的询问。

“朕想知道你们二人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怎么总是见首不见尾的,尤其是你张光荣,朕听说你时常出去,跟朕说说。”

张光荣听后率先拱手回答道:“回禀陛下,臣自从任职以来,一直带领手下们在全国进行大范围的探索,目前臣已经在山西发现了七十多座煤矿,预计储备在4000亿吨。

铁矿也发现了三十五座,还有在辽东地区发现了石油。

微臣这些日子正在对这黑乎乎的液体进行研究实验,一旦有了进展,微臣便会立刻汇报。”

张光荣刚说完徐磊急忙起身道:“陛下,臣近期来一直在研究院研究蒸汽马车,一旦研究成功的话便可以取代传统马车,让机械取代马匹。”

“哦?那研究的怎么样了?”朱良均顿时来了兴趣。

“回陛下,目前遇到一些困难,我们缺少一些材料。”徐磊有些无奈地说道。

朱良均沉思片刻,道:“张爱卿,你刚才说在辽东发现了石油,可派人送一些到研究院,看看能否用作制造蒸汽机。”

“遵命!”张光荣连忙答道。

“此外,朕会下令让人协助你们寻找所需材料。”朱良均接着说道,“朕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研制出蒸汽马车,推动我大明的交通发展。”

“谢陛下!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徐磊和张光荣齐声说道。

朱良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退下。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朱良均笑着点点头。

等生产出来燃油之后,那么内燃机的时代就会来临,这样的话,第二次工业革命,大明就是引领者了。

到时候的欧洲一定会对大明感到恐惧的。

欧洲也会笼罩在大明的阴影之下瑟瑟发抖。

由于先前周国华给百姓们科普了一天,所以晚上的洪武街上聚集了上万名围观的百姓。

随着周国华亲自推动一旁的控制闸刀,道路两旁的路灯唰的一下就照亮了周围。

黄色的灯光照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大伙们纷纷感觉到不可思议。

“哇塞!”

“真神奇啊!”

宽阔的洪武路这一下直接变得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一般。

路边的绿化带里也种满了花花草草。

大明取消了宵禁,应天的百姓们可以在大街上闲逛、饭后消食,或者在广场上的体育设备上强身健体。

皇宫内,安装了电灯泡的奉天殿内,朱良均和百官们也同样见证了电力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万年万年万万年!”

百官们在看到朱良均只是轻推开关就让电灯泡唰的一下亮了起来,所有人都高兴不已。

皇宫内,井上、德川几人正蹲在水池边卖力的刷恭桶,黝黑的环境下只有一盏小蜡烛给他们照明用。

突然他们头顶亮起灯光,几人好奇的抬头打量着头顶上的电灯泡。

“陛下体谅你们深夜干活用眼,所以给你们安装了科技院最先研发的电灯泡。

你们啊,还不谢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