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集资成功(1 / 2)

村委会干部还有村民代表们恍然大悟。

对于技术占股50,大家伙也不反对,正如杜景说的一样,之所以牛蛙有这么大的利润率,关键在于中草药技术。

“乡亲们,咱们村长是真想带我们脱贫致富,要不然村长完全可以把这个技术拿到外面融资,多少钱都可以要到,现在找我们集资,是想让我们全村都参与进去,都可以过好自己的日子。

三伯父杜俊平开口说道。

杜俊平是这群村委干部当中除杜景之外学历最高的,是高中毕业,在外面也闯荡过很多年,知道杜景这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把这个技术拿出去拍卖的话,别说200万了,1个亿都有大把的人去买,所以忍不住说这句话,让村民代表意识到杜景不是在求他们给钱,是送一场泼天的富贵。

小景是我从小看着长大了,小时候就有很多注意,这小子,鬼点子多,聪明劲很足,还是全村唯一的大学生,我相信他,我出10000块。

村首富杜大志率先表态,出10000块。

杜景脸上流露出笑容,有一种被人信任的满足感。

“我也出10000块。”二叔杜俊明第二个表态。

“我也是,10000块。”三叔杜俊平第三个表态。

我出8000。

我也出6000

村委干部相继带头表示,9个村委干部最高出资10000,最低出资6000。

村委干部表态结束后,400多户村民代表也相继表态,村民有出的多的,也有出的少的,多的6000,少的1000。

杜景也能明白,景阳村本身就是贫困村,如果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多余钱,那就不会被挂上贫困村的帽子,所以他也明白村民们不是不想掏,而是实在拿不出来了。

在场的村民代表表态完,杜俊明就开始挨个打电话给在外务工的家庭,全家都在外面务工的家庭共有八十户。

经过电话沟通,共有64户在外务工家庭出资2000-3000元,剩余16户不愿意出。

杜景也能理解,不想出就不出,全村一共七百八十四户,也不差那几户。

接下来,村委会干部挨个找表态出资的村民收取费用。杜景则回到家在拿着电脑做好统计。

杜景做好统计以后,发现景阳村全村768户村民,总共集资185万。

185万,还差15万。

我这里还有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三万,还差十二万。

坐在电脑桌前,杜景揉捏着下巴,眉头紧锁。

本以为不会差多少,结果还是低估了景阳村的贫困程度,780户人,硬是凑不出190万出来。

“借点钱,有多少要多少,要在刀刃上花钱了。”

杜景想了想,给自己女朋友许静发了一个信息。

大概一分钟后,许静同志就回消息了,回的是转账消息,足足4万元。

“这是老娘的嫁妆钱,必须用在刀尖上。

杜景心里感动一阵,知道这是许静把这些年勤工俭学,当家教赚到钱的都给自己了。

“你难道不想知道我要这些钱干什么吗?”

“我知道你不会乱花,相信你,先不跟你说了,我要准备去税务局报到了。”

看到这条信息,杜景脸上笑开了花,这就是爱情的味道。

加上这4万,还有8万的缺口。

杜景没有停下凑钱的脚步,打了一个电话给自己大学的导师。

导师名叫李磊,今年46岁了,性格开朗幽默,对杜景这个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两人的关系也像是那种长辈对小辈的关怀。

在了解到杜景还没毕业就当选村长,承担起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责任,李磊就转了4万元过来,还特别嘱咐,不用急着还。

杜景连忙感谢,然后给自己以前关系很好的两个舍友借了1万块钱。

借完女朋友、导师、舍友,杜景又找了另外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借,也没有收获。

杜景继续借钱,甚至联系起平时的几个朋友,但收获几乎为零,别人一收到消息,不等开口借钱,就在喊穷了。

没办法,杜景只能借网贷。

借呗额度10000,全借!

美团额12000,全借!

京东金融8000,全借!

正好凑够3万。

现在杜景把剩下的钱凑齐了,就差村民的钱集齐了,就可以去工商局办手续了。

当天晚上。

二伯父杜俊明和三伯父杜俊平一人拎着一个蛇皮袋来到了杜景的家门口,袋子里装的都是100元,50元的大钞。

这里是150万,还有35万在银行卡里。

二伯父三伯父喘着粗气的说。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