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集资大会(1 / 2)

“来了”

二伯父,三伯父

“嗯,来了。”

打了个招呼,杜景就和二伯父三伯父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等村子里其他的人到。

伴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带着凳子来到了打谷场。

全村代表大会并不是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来,每家每户只要来一个做主的就好了,至于全家都在外打工的,只能劳烦亲属代为转达了。

景阳村的村民还是非常准时的,说九点半开会,九点半就差不多都来齐了。

接着村委会的干部坐一排,700多户代表坐在打谷场的空地上。

村委会的干部基本上都知道开这次代表大会要说什么事情,但七百多户的代表却不知道,所以一坐下,就和周边的村民议论纷纷,讨论今天开大会是为了什么。

“安静,大家都安静一下。”

二伯父杜俊明站起身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村民听到声音后,吵闹逐渐变得安静。

今天叫大家伙来呢,主要是宣布一件大事,一件成功了可以摘掉我们景阳贫困村帽子的大事,这件事呢,就是我们的村长“杜景”要在我们村上马牛蛙养殖项目,杜俊明同志大声喊到。

牛蛙是什么?

牛蛙养殖?

这能赚钱吗?

村民代表顿时炸了锅,在打谷场议论纷纷。

杜俊明眼神看向了杜景,杜景接到眼神,占了起来,满怀自信的说到:牛蛙在全国一共有六百八十亿的市场,其肉质鲜美,营养种类繁多,深受全国广大人群的热爱。

“一般来说,养牛蛙的利润点不高,因为养殖牛蛙的时间成本,跟咱们养羊差不多,差不多要一年时间才能售卖一批。

但是呢,我有关于牛蛙快速生长的中草药技术,只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3—6公分的牛蛙苗就能长到3斤左右,利润起码达到了20到三十倍左右。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养殖牛蛙,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至少二十倍的纯利润!

开大会是为了集资,而在集资之前,肯定要把养殖的利益给村民讲明白。

“这么赚钱?”

“二十到三十倍,那就说十块钱成本,过两个月能得到二百到三百的利润?”

这利润是真的吗?

村民们皆双眼放光,都被这个利润率给惊到了。

不光是村民代表,村委会的同志们也都被惊讶到了,他们知道杜景要搞牛蛙养殖,但不知道杜景有能够让牛蛙迅速生长的中草药技术。

杜金林老同志也不由多看杜景同志一眼,心想,这小子真是深藏不露,前天嘴上说不愿意留下,心里早就想要留下来带领全村致富了,连技术都已经准备好了。

“小景啊,这牛蛙的草药技术真有这么神吗,别骗你三爷啊。”

坐在最前面的一名八十岁的老人问道,这是村里面辈分最老的人,也是景阳村的首富杜大志。

说是首富,其实也就是家里多养了几头牛羊。

论辈分,他正好是杜景的三爷爷。

三爷爷,“我骗谁,也不敢骗一个村的人,您们在座的哪一位不是我的长辈,而且我爷爷,叔伯都在这里,我的祖辈也在这里受到了大家的照顾,我要是敢骗您们,我还能姓杜吗”杜景笑着道。

众人闻言觉得有道理,杜景敢在任何地方骗,也不敢在这里骗,除非不想姓杜了。

“各位叔叔婶婶,爷爷奶奶,牛蛙养殖要钱,我计划是全村集资200万元,再用这200万元成立一家养殖公司!”

杜景找准时间后开口说出集资的事情。

“集资两百万啊?”

村民们左右相顾,面面相觑。

杜景也知道,大家对投资是抱着怀疑和谨慎的态度。

这也正常,毕竟人对未知的事情会感到担心。

“小景啊,全村集资,每户要出多少钱?”三爷爷好奇问道。

“200万平摊到每户头上,是2551块”杜景把早就计算出的结果告诉了大家。

两千多啊!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一下子哪里能拿出这么多钱。

两千五百块在村民的眼里就是妥妥的巨款了,一听到每家要拿出两千五百块钱,就连村里首富都面露难色。

杜俊明同志这时开口说道:“牛蛙养殖是咱们村脱贫攻坚的关键,每家每户都要出,最少要出1000块,剩下的,我们家兜底。

此话一出,大家伙考虑的就不是要不要出钱了,而是在考虑出多少了。

“出钱多的,分红是怎么分的?”三爷爷问道。

众人也齐刷刷看向杜景,等着解答。

杜景从容淡定的说道:“是这样的,200万元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