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无奈的夏斌(1 / 2)

南阳收到消息不久之后,在京城的夏斌也收到了消息。

在定下了秋天北伐的计划之后,夏斌便开始着力打听北疆的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而且吃了几次大亏之后,夏斌现在对北疆白羽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以前忽视了北疆,所以造成了几次挫败,现在三十万大军北上,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因为情报不周而失败,结局是他也难以承受的。

而他这一打听,就打听出许多让他瞠目结舌的情报。

此时夏斌又回到了以前的王府,找到了亦师亦友的章良工。

章良工看着夏斌拿给他的情报,听他说道:“自行车,还有火车,对了还有琉璃,白曜的这个儿子莫非是墨家子弟,这倒是少见,不过现在看来确实被他做出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当年白曜打仗时也惯用军械,甚至当年他还发明过攻城车袖弩,在打百越的时候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看来他的儿子还要更胜于他,哈哈,白曜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那自行车我也见过,如今在京城就有商户售卖,也是从北疆进来的货源,销量还不错,这种车子被誉为平民的马车,确实是很方便,我还试着骑了一下,不过需要一些技巧,我还没有学会……”

夏斌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而章良工就默默的看着情报,同时听他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夏斌才停下话头,“良工,你怎么看?”

章良工摇摇头,“看不懂啊,墨家当年衰败后,始终难成体系,目前倒是有一些工坊把墨家当成祖师爷,以其治国,这还闻所未闻。”

“是啊,墨家治国弊端极大,不过白羽小儿年纪尚幼,不知道其中的厉害也是有的。”夏斌道。

“那自行车倒还好说,无非是两个独轮车合在一起,当然,这方面我是不懂的,但有些巧思之人未必不能做到,关键是火车。”

章良工眉头紧锁,“不用马拉,却能拖动数间铁房子跑得如马一样快,他是怎么动起来的?”

“这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以前墨家也有一些惊人的发明,但如此仿佛神话之物却是闻所未闻,陛下,这情报可靠吗?”

夏斌道:“我也没有亲眼见到,哪里能够辨别真假,但是此事在北疆似乎不是秘密,目睹者的众多,据说现在每天都在运行,白羽用它拉铁矿,这些铁矿拉到北都的工坊里生产刀剑。他也在做大战的准备了。”

“还是令人难以置信。”章良工摇摇头,“但如果此事为真,我们不妨做一个推算,北疆此后的运输不再依赖马车和河道,那他可以大大加强对北地的控制,北疆恐怕已经限制不住他了。”

“目前来看,白羽在北疆走的是重商之路,这个不难理解,因为仅靠常规发展,他无法赶上京城的多年积累。”

“重商可以快速积累财富,可以快速扩兵,这样他才有抵御陛下大军的实力,剑走偏锋,是一步险棋,白羽是看准的陛下的心机呀,不愧是白曜之子。”

夏斌一拍桌子,“是啊,以墨家治国,以商业兴邦,短期内能见成效,但是长期难以持久,我其实只要封了京城和北疆的商路,所有商家不得经营北疆的商货,同时断其粮道,严控鲁地,那么要不了几年北疆自乱,哪怕一场大灾他都承受不了。”

“但是偏偏不行! 白家的小子看准了我年事已高,急于解决问题,不想把身后事留给子孙,所以才行此险招,观其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逼我对他用兵。哈哈,他便这么自信一定能挡得住我吗?”

章良工笑道:“既然局势已明,那陛下就好好准备吧,这一仗北疆输不起,陛下同样也输不起,否则难免一场大乱。”

夏斌道:“但是如果打赢了,我却有不少好处。”

“如果陛下赢了,那白羽的所作所为都是为陛下做的嫁衣裳。”章良工道,“此后凭借火车,陛下可以彻底控制江南,甚至更远的地方,不再依赖于漕运,可以开一代盛世了。”

“正是如此!”夏斌哈哈大笑。

“不过陛下不能轻敌呀。”章良工道,“白羽能搞出火车,那就能搞出其他的奇物,这方面不可不防,料敌从宽,虽然北疆军人人数不多,但我感觉这将是陛下有生以来最难的一仗。虽然白曜不在了,但白家军不能轻忽。”

就在夏斌警惕北疆的火车,并对此开始准备的时候,白羽开始了散弹枪的批量生产。

这是与夏斌一战重要的依托。

北疆的散弹枪是典型的泵动式霰弹枪,打一发拉一下,弹仓里面能装5个弹筒,每个弹筒有八十个铅弹,还有一种弹筒里面装的是钢珠,杀伤力更强。口径达到18毫米,火力大,杀伤面宽,是近战的高效武器。

白羽相信绝对能让夏斌喝一壶的了。

此外白羽还在散弹枪里弄了一些小花招,猝不及防之下,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