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战争债券(1 / 2)

这三十名伤兵被送进一个较大房间后,柳济文从药箱中取出一个青色小瓷瓶。

他小心翼翼地拔出软木塞,里面是大半瓶灰白色粉末,散发着刺鼻的大蒜气味。

徐晋看得兴致勃勃,心想这便是老丈人近期淬炼出的蒜青素。

他灵机一动,心道若日后出售此物,可将一些气味浓烈的中草药打成粉末,与蒜青素拌匀用以混淆视听。

如此,他人即便想仿制,也无从知晓其中究竟有哪些药材,何种成分起作用。

柳济文自然不知自己的好女婿正在琢磨着如何发财,此人向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他先在伤兵创口处仔细撒些蒜青素,再用水在碗中化开一些,给众人轮流灌下。

“如此外敷加内服。”

“接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完成一切后,柳济文擦去额头细密的汗水,将小瓷瓶郑重的放入药箱。

“此物制作工艺还请先生保密。”

听见徐晋的话,他微微叹息:

“这是自然,严格来说,此物由汝所创。”

“不过,若要保密,这名字便需改一改了。”

徐晋一怔,暗赞还是老丈人考虑周全,若仍叫蒜青素,别人听之便知此物源于蒜头,或许真能胡乱捣鼓出来。

“所言甚是啊……”

“不如就叫还魂散吧!”

数日来,柳济文日日为这三十名伤者上药从未停止。

但到了第三日,一名伤势最重者亡故。

此人正是那名肚破肠流者,其伤势过重,内脏已然感染,神仙看了也直摇头。

但可喜的是,在蒜青素之作用下,大多人伤口之疮疡与红肿皆迅速得到抑制,高热也逐渐退去。

“真乃神药也!”

柳济文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所谓医者仁心,他非常想将这“还魂散”的制法大力推广,如此,可救多少条性命。

但站在好女婿的角度上,他又不可如此,这让小老头心内备受煎熬。

又过两日,二十九名伤兵中又死了一人,余者皆苏醒。

“没想到俺竟能捡回一命,多谢先生!”

一伤兵退烧苏醒后,先是一怔,继而大喜过望,挣扎着下床便要向柳济文叩头。

此人左臂中箭,深可见骨,血虽止,但没过两日却感染严重,高烧不止,本以为必死,孰料竟从阎王手里生生夺回一条性命。

“万不可如此!”

柳济文连忙让这伤兵不要乱动,欣喜道:

“壮士可不应该谢我。”

“若不是大将军制出了这还魂散,老朽对尔等的伤势也是无能为力啊...”

此消息迅速传到徐晋的耳中,令其欣喜若狂。

好哇!

有这么管用的抗生素,保乡军伤兵此后便能活下大半,这对于鼓舞士气也是大有裨益。

看来,得大规模种植蒜头了!

于是,徐晋急忙找到老丈人柳济文,嘱咐他多淬炼一些还魂散,若人手不足,可让蝉云和蔡家二女先来相助。

不过,最后得关键步骤,需避开旁人,以免泄密。

如今保乡军正缺钱,而如还魂散此等神奇药品,其销路必然广阔。

徐晋恶狠狠的想着,迟早要从夷人手里把自己失去的银子加倍赚回来!

而与此同时,稽税局也不负众望,而冯敬云亦不愧有着“扒皮”的美誉,又从思明府各大户身上活生生榨出了十万两银子。

即便是那石头缝里此人都能抠出点油水,铁公鸡头上也能拔下几根翎毛!

这一下,可把那些官绅大户搞得怨声载道,天天都有人来衙门告状。

不过,凡事讲个名分,人家冯敬云这回其实是采用了一个非常新潮的名头:

“债卷。”

这个概念当然是徐晋教给他的,而这玩意说起来也很简单,属于后世常见的金融,模式。

简单来说,比如张三家“拿”出一千两银子,保乡军会发给此人一张相同面额的纸质债券,类似银票的模样,并且还会在衙门留档。

债券又以一年.三年.五年为期,用以给保乡军充当军费。

到期之后,购买债券的大户可以除了本金之外领到一定的利息,并且还有一项收益可观的“分红”。

例如保乡军攻下一座城池,缴获了许多财物,便会根据总数量按照一定比例给这些债主分下一定的红利。

也许买了一千两银子的债券,过个一两年翻一番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战争债券这种金融概念对于如今的大明百姓还过于新潮,几乎九成九的人都嗤之以鼻。

开玩笑,你一个造反的贼军,搞不好哪天就被朝廷收拾了。

还他妈的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