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官军来袭(1 / 2)

“一应军丁的武械可都齐备?”

“后勤辎重又当如何运转?”

......

一阵沉默过后。

李姓百户挠了挠头,他算是程千户的副手。

此人坦然道这两个问题的确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眼看冯知县脸色逐渐阴沉,双眼中闪过出骇人的寒光。

正是暴雨来临之兆……

李百户连忙解释道:

“冯大人息怒,各屯所武备松弛您是知道的……”

“不瞒您说,朝廷已经许多年没有补充过军备了。”

“现如今可堪一用的那些刀枪,年头已经可以追溯到嘉靖年间。”

“因此,这五百军丁的武械短时间内,是万万难以凑齐的,不过嘛...”

“不过什么?”

冯敬云面无表情的开口,只把那李百户吓得一缩脖子,再不敢言语。

这时,程千户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他朝主位之上拱了拱手正色道:

“下官经过统计之后,已经搜罗出了三百余把武械,足够让青壮们人手一把。”

“那余下的百十名军丁呢?”

“莫不是要赤手空拳与那恶匪作战?”

冯敬云冷哼一声,髯须顿时剧烈的抖动起来。

直接将众武官吓得噤若寒蝉。

“那倒也不是...”

眼见冯大人真的发怒了,程千户只好干笑一声。

他表示自己已经慎重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短时间内凑齐一应军械是不大可能。

不过,倒也可以用“粪叉”.“连枷”之物暂且充数...

到时候将这些“家伙”发给军丁中的老弱们即可。

反正也不靠这些人正面作战。

只要在官军后面摇旗呐喊,能壮壮声势就算完成任务了。

“粪叉?”

冯敬云脸色铁青,简直鼻子都要气歪了。

他堂堂七品知县,竟指使一群手持农具的老弱去剿匪,传出去岂不是让同僚笑掉大牙?

但无能狂怒过后,冯敬云却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力的坐下。

裴山县是个啥情况,他岂能不知道。

在不想惊动州府的情况下,也只能仰仗这些乌合之众了……

剿匪会议结束之后,程千户便喜滋滋的来到了衙门的后堂。

冯大人已经将饷银筹备完毕,自己只要将其落实便是。

当然,大明上下官员都是精通雁过拔毛之道。

尤其是平日里很少有油水可捞的程千户。

他又岂能坐失良机?

经过这段时间的走动,冯敬云共筹到了两千多两银子,这其中有大半都是那卢.吴.赵三家贡献的。

特别是那赵家,在他“刚柔并济”后,十分“爽快”地拿出了七百两银子。

冯敬云原打算将此款全部发放给军丁,如此每人可得四两银子,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但转念一想,县衙已多年未修缮,自己此番运作亦是功不可没,便心安理得的截留了四百两银子供己用。

如此一来,倒仍有一千六百多两剩余。

平均到每名军丁头上也有三两,依旧数目可观。

程千户从冯大人手中接过这一千六百两银子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召集手下军官进行分配。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众百户听得如痴如醉,满心欢喜地领得总计一千二百两的银子。

随即高呼圣恩。

各部唯有尽心剿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这裴山县百姓!

回到卫所后,各百户丝毫不敢松懈,立即召集下属,言说那八百两赏银之事。

手下的总旗们自然感激涕零,直称圣上洪恩。

几经辗转,小旗兴高采烈地领到一两纹银,回去后连忙叫来五个袍泽,随后严肃道:

“承蒙冯大人恩赐,给咱发了五钱银子的赏”。

“哥几个每人一钱,只管拿去挥霍!”

“从此往后,咱这条贱命就卖给大明了!”

军丁王大宝喜不自禁,家中正为无米下锅发愁,这些碎银便可解燃眉之急。

回家后,他将此事乐呵呵地告知妻子翠花,并如实上交五百文。

岂料,翠花听闻后脸上毫无喜色,反而转身抽泣。

“山匪凶悍,你这庄稼把式如何斗得过他们?”

“万一遭遇不测,我和娃儿可怎么活啊!”

“呜呜呜...”

......

且说,冯知县这边调兵遣将,黑风寨上的徐晋也未消。

近日,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