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陆商陶离(1 / 2)

招远有了海洋贸易,那必定就得有陆地贸易。

这招远最强的路商名叫陶离。

陶离其实算是沈洋的徒弟。

因为沈洋在新式学堂当老师时,那陶离正好在他的班里面,学习过账目计算和销售方法。

所以,这么算下来陶离得叫沈洋一声师傅。

陶离原本是山东富商的子弟,据说他们家是“商圣”陶朱公范蠡,其中一支血脉的后代。

不过经过世代洗涤,最终就由范姓改成了陶姓。

以此来藏住自己祖上的锋芒,并继承先祖遗愿,用陶姓继续来行商。

陶离少年时代家境太过优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陶离都是过着飞鹰走狗、玩世不恭的富二代生活。

纸醉金迷,烟花柳月都是他的平常操作。

他隔三差五的,还得跟着狐朋狗友挥金如土的去赌博。

这千金散尽的挥霍,可把他家的老爷子给气坏了。

除了不干正事,陶离这个纨绔子弟什么富二代的恶习都有。

吃喝嫖赌抽,那是每样都沾一点…

上面的“抽”,是抽烟的意思,因为明代已经开始有抽旱烟的习惯了。

所以陶离早就被家里其他的兄弟和同宗子弟鄙夷了。

后来陶离他老爸死了。

家里资产也被几个兄弟给分家了。

虽然陶离也得到不错的家产。

可惜他是出生于富贵之家,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却没学到祖上一点经商的本事。

很快,他分得的家产就在跟狐朋狗友的瞎混中被骗光了。

这有钱时大家都是围着他转,一句一句陶少爷的恭维着他。

可是等陶离穷困潦倒时,那身边的好友好像集体失踪了一般。

大家对他都唯恐避之不及。

这人间冷暖,一下子就把蜜罐中长大的陶离给打醒了。

虽然穷困潦倒的陶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长大,内心也是有了决心想要重新振作一番。

但是这恶劣的明末大时代环境,不是说你有毅力,就可以改变命运的。

在经过几次奋力拼搏无功而返后。

心力交瘁的陶离才意识到人脉关系、家族势力、雄厚财力,还有自身经商本事的重要性。

很显然,以上的种种除了他有想要发财的强烈愿望外,其他的东西,陶离都一无所有。

就在他要绝望时。

听说登州招远是一个新起的商业繁荣之地,那里正在大搞建设,很缺会做生意的人才。

因此,一无是处的陶离做了他这辈子最正确的以一件事情。

那就是破釜沉舟的去招远奋斗!

很显然,他的这次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后来,他确实通过来到招远而逆天改命了。

本来陶离是进不去的招远的,因为那时想去招远的人太多了。

除非你有一技之长,或者你是大财团来投资合作的。

要不然一个普通人,就得像现代人的摇号一样,得排队慢慢来。

有些人呢,是来投机的。

发现要排队,那等了几天后,就不愿等走了。

而陶离则不一样,他是蛤蟆吃秤砣—铁了心,要进招远奋斗一把!

为此他还特意留在招远边境的村落给别人打起了短工。

像谁家要砍柴呀,谁家要担水呀,谁家要搬东西呀…

总之,就是打短工混一口饭吃留下来。

只要一有时间,陶离就会来到招远边境管理登记处,询问是否有普通人入境的空缺。

有些人问个十几次没有空缺后,就会心灰意冷离开了。

而陶离可能确实留有祖上奋斗的基因。

他咬定青山不放松,那是每次都笑盈盈的,询问着工作人员是否有空缺了。

如果没有机会,他也不垂头丧气。

而是答谢后,继续在附近打短工等待下次机会。

直到陶离询问了一百多次后,那个入境登记的文吏都对他印象深刻之后。

才特意留给了他一个名额,放陶离进入招远去打工。

皇天不负有心人!

这陶离不放弃的精神,果然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要知道,这陶离几乎是身无分文的来到招远。

可是一来到招远,他就被分配到了住宿的人才公寓。

虽然他是跟别人合租的。

可是他并不介意。

毕竟他是一个单身汉,也没有家庭拖累着。

所以他跟别人合租,还感觉热闹一点。

而且这个公寓是免费给外地人住的。

不要以为这免费的东西就是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