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海将邓昌(1 / 2)

周围刚进入招远时,还在为一家老小的住宿发愁。

可没想到,这位有技术在身的纺织工,竟然被招远衙门,直接给安排了技术职工公寓。

这技术职工公寓,可是肖晓的一项创新。

旨在为来到招远的外地人,提供一个落脚点。

公寓的样子就跟现在的新农村一样。

房子宽大明亮,道路规划有序,垃圾统一处理,每个小区还设置衙门统一派遣的物业管理与清洁工。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为的就是留住人才,给人一个温馨的家。

让所有住宿在招远的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建设中去。

周围由于不认识字,招远衙门还特意邀请周围,去肖晓开的新式学堂学习认字和文化。

这读书是免费,那在以前周围的眼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那是只有,有钱人和老爷们才能办到的事情。

没想到来到这里,此刻一个普通工人就能得到这样的待遇。

周围以前由于不识字,那时对于纺织行业只是一个笼统的认识。

他知道怎么出丝,怎么纺线,知道怎么织布。

可是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句话,就是领悟不够!

但是来到新式学堂学习以后。

周围从认字和数学开始,那智慧好像一下子就从大脑中打开了一样。

这个转变不亚于人生的第三次开蒙。

怎么从棉、麻、丝中更有效率的提炼出纤维。

怎么能让这些纤维更有效率的变成丝线。

怎么把丝线快速纺织成布匹。

怎么在布匹上织出漂亮的图案,怎么给布匹染色,且不掉色易于保存…

这所有的技术点和知识点,那都被他反复研究和改进。

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招远最厉害的纺织技术员。

为此,肖晓还特意去拜见他。

那一日,肖晓带着县令李在和一众布匹商人,来到周围工作的纺织作坊视察和学习。

周围,一个朴素踏实的中年男子。

他有着江南人特有的细腻和抠门。他虽然是个纺织工,可是自己却常年穿着破旧干净的衣服。

肖晓带人来时,只见周围他在那低头仔细的工作和检查着纺织机器与设备。

他每天的细心检查,是他能比别人工作效率更高的保证。

“肖大人,李大人,你们好!作坊地方狭小脏乱,还望恕罪!”周围抱歉的说道。

“没事没事,周围呀!听说你是从新式学堂里学出来的?”肖晓祥和的问道。

“是的,大人。感谢大人们的栽培!”周围感激的说道。

“我听说你是纺织界里的一把好手,你有没有兴趣开办一个纺织大厂?”肖晓认真的问道。

“大人,我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一没钱,二没人。怎么开得起纺织厂。我连一个纺织作坊都开不起…”

周围毕竟以前是穷人,所以身上没啥积蓄。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肯做,我们衙门给你贷款!而且是无息贷款。”李在一旁详细的解释道。

“可是万一,我做亏本了怎么办?我怕我赔不起钱呀!”

周围还是有一点经济头脑的。

毕竟刚从新式学堂出来,那心里的一本账,已经在计算成本和收益了。

“你技术入股,我们再给你发放银钱,去购买生丝和棉花。你放心,今天我把招远的布匹商人全部叫来参观了。只要你能把布织出来,织好。你售后销售他们来负责。”

肖晓帮周围分析商道。

“大人如此厚爱,小的我无以回报。必定全心全力把这纺织厂给做好!”

周围被感动了。

他一个普通纺织技术工,竟然被当地长官扶持开厂了。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以前的那些纺织作坊老板们,不仅为人刻薄,为了怕纺织工人学到技术后自己买小纺织机单干。

还联合起所有当地老板,只要哪个纺织工人单干,那不给他提供原材料,也不接受他们的纺织成品。

这样从源头和售后全部掐断了。

那自然这纺织行业就变成了垄断行业。

普通工人永远是打工的,老板永远是坐享其利的。

可是肖晓不同,他可不想变成诸葛亮那样的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

那样的话,他得累死。

他目的就是分权下去。

什么人干什么事,不懂可以,只要你想学,他都会帮你创造条件去学。

肖晓只要做总指挥就行。

来到肖晓集团内,你可以狂,但是你必须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