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萌起(2 / 3)

“赵中郎将营中情况如何。”黄权发问道,他此刻正待在成都城外东州兵和蜀兵的驻军大营的中军处,以中领军的身份,调度着各个营寨内的一切事务。

赵熙面露微笑,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毕竟都是我们赵家的子弟,这些年操练又是勤快,比起普通士卒自然是强上不少,点将聚兵这种事情,哪里需要花多少时间。”

“走吧,今日风高气爽,正宜游猎。”赵韪对着面露疑惑神情的赵熙说道,不待赵熙发问,他率先走了出去,到了中军大帐外。

‘你我恩断义绝了,季玉。’刘瑁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刘璋这位弟弟不将他当做兄长来礼遇,他这位兄长也就没有必要爱护刘璋这位弟弟了,弟不恭,兄如何去友。

只见赵府的主事正欲施礼,却见上首的赵韪向他招了招手,于是赵府主事放下抬起的手,一边向前走,一边向坐在一旁的赵熙示意见礼,赵府主事走到上首赵韪的身侧,俯下身来,向着赵韪的耳边低语了几句,随后躬身退了下来,站到了下方。

‘天下哪有弃长兄,立幼子的情况。’刘瑁在心底冷笑了一声,废长立幼,乃是取祸之道。

当然,这会导致一些风言风语,说他赵韪任人为亲,不过在赵韪看来,这些是腐儒的片面之言、愚钝之词。他不任人为亲,难道还要去任人为疏不成。

按理在有朝廷诏令的情况下,他的弟弟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了,不是什么假牌子的益州牧,他的这种行为,是实打实的篡逆,是不占据道义的。

黄权点了点头,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的意外,赵韪拉练士卒部曲的事情,昨晚是知会了他的,若是刘璋在的话,倒是可以驳回赵韪的请求,但以他的身份,却是不太好决绝赵韪的,而且就算拒绝,凭赵韪和德中郎将的身份,或许赵韪会自行其是,不遵他的命令,照样派士卒部曲出营拉练,锻炼士卒的脚力。

若是上了战场,他人见情势不妙,或许会背叛他,向强敌磕头求饶,但他安汉赵氏的子弟,怎么都会围在他的身侧,不离不弃,就算是情势危急,也不会抛下他这位族长。

欺辱兄长,悖逆人伦。

‘看来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刘瑁放下了垂悬着的心绪,今日他要做一件大事,夺回本该属于他的益州牧位置。

“爹,士卒出营锻炼脚力,往何处而出呢?还有我们什么时候去游猎。”赵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道,想知道赵韪的布局,解除他心中的疑惑。

斥候拱手向着黄权道:“禀黄主薄,赵中郎将所统部曲往沱江而去,此外赵中郎将并不在这伙什伍中,而是留在了营中。”

失去权柄的日子,是苦的不能再苦的日子,只有拿回了权柄,才能过上好日子。

——

“爹,士卒都准备好了,每个人按照计划都带上了五日粮,作为负重所用。”赵熙向他的老子赵韪禀告道。

“得了,得了,别说吴家小娘已经出嫁了,就算她没出嫁,你这只癞蛤蟆,估计连吴家的门槛都跳不进去,我说你,就别想吃什么天鹅肉了。”一位屠夫样式的人物直白的打击着浪子,而后他抚着下巴乱糟糟的胡须,脸上有些纳闷,自顾自的说道:“市井里都说三公子和他夫人关系极差,甚至有人诋毁我们那位仁义的刘使君盗嫂,如今看来,都是传谣而已,不然三公子和他夫人怎么会一同出游,这分明关系挺好的,盗嫂一事假的不能再假了。”

直性子的阴溥闻言,面色上对黄权的解释不以为意,但也没有再开口反驳,去驳斥黄权这番话。面前黄权的妹妹黄婉,可是和他的顶头上司刘璋约了婚姻,眼见得黄权的权势地位一日贵过一日,他虽是性子直,但也知道轻重,和黄权争辩只怕是自讨没趣。

但很快,刘瑁止住了这些看起来略微异常的反应,他和那名小厮的目光交错开来,他的目光不再忽左忽右的往道路两旁扫射,而是直视看向了前方的道路,摆出一副端庄稳重的模样。

听到阴溥这话的黄权面上露出微笑,竟是帮赵韪解释了一句:“赵中郎将身份贵重,为明公帐下第一大将,为武官之首,不和士卒部曲一同行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赵韪轻抚着胡须,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淡然的说道:“士卒现在就出发,往沱江的方向去行军,锻炼锻炼一下脚力。”

更为重要的是,刘璋完全不把他这位兄长看在眼里,竟是有将吴苋纳入房中,盗嫂的传闻,而今就他看来,就他所观察的情形,‘盗嫂’一事称得上证据确凿了。

“爹,你莫不是搞混了,成都在西边。”赵熙贴上前去,道出了他心中疑惑,问上了一句。

只这一眼对视,刘瑁心情顿时开怀飞扬了起来,他拉住马缰绳的手不由紧了一紧,眼睛里的瞳孔微微放大,身体不自主的颤栗了片刻。

居于骑队中,往城外游猎而去的刘瑁,目光没有直视着前方的道路,而是若有若无的不断扫视着道路的两侧,像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