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民心(2 / 3)

璋领军南下平定南中的举动,抱有十成好感的僰道县的士民纷纷拱手弯腰施以大礼,向着刘璋真诚的吟赞道:“愿明公万寿。”

‘万寿。’原本不怎么将民心放在心上的刘璋,听到百姓如此诚心正意的话,此刻内心有些了触动。他相信,正如僰道县县长王国所说,僰道县的士民是自愿出城迎接他这位益州牧的,心意这种东西,是最难作假的,更不必说如此多人的诚心正意。

刘璋走上前去,扶起躬身施礼的几位长者,一一接纳款待,争取着这僰道县的民心。

一旁前面跟随刘璋一起下马的彭羕,面含微笑的打量着身前的景象,他在心里念叨了一声:‘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

成都州牧府。

主簙黄权,和德中郎将赵韪、蜀郡太守陈实、成都令董和等人,一齐汇聚在州牧府的议事厅中,在别驾王商的主持下,开展了一场会议。

居于上首,作为留守成都的别驾王商,面色有些枯槁,这些天来,他每天一睁眼就有一堆事情挤到他的眼前,首要的自然是南征之事,南征大军的粮草辎重,一应所需之物,都需要他这位担着萧何之任的别驾操持。

另外除却南中之事,益州各个郡县的地方事务基本上也都需要他处置,当然大事的话他会发公文南下征求下刘璋的意见,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是躲不开的,需要他来操办处理。故而一段时间的操劳下来,他的面色不是很好看。

不过王商虽然面色不佳,但只见他的如电般的目光,就知晓他的精神很不错。见与会人员差不多到齐了后,王商轻咳一声开了场,将这几日收到的消息消化整理说了出来:“明公眼下已经平定了南中,益州郡大族雍氏的族长雍勉授首,越嶲郡的夷王高远被阵斩,牂牁郡的郡丞朱褒也正法了。明公如今在滇池,料理一些事务后,就会北归。”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面露喜色,不过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比如居于上首,能清晰的将下方所有人脸色收纳到眼中的王商,看到了和德中郎将赵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而后很快警觉的微笑了起来。

‘诶。’王商对和德中郎将赵韪表情如此的变化,默默的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他和赵韪同为益州的重臣,关系虽然不是很熟稔,但相知相识的时间不短,赵韪的心里在想着什么,可能打算干些什么,以他对赵韪的了解,他虽不能下定论,但也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他明了赵韪为人表面上稳重,根底却是不安分的、心思难定。

王商再扯上了一些南中战事的详情,就将大会散了去,这是他今日主持会议的本意,宣告一下南中战事已定,刘璋北归的消息即可,其他的一些要事大会上是不会说的确,开小会讨论下就可以了。就比如现在他留下主簙黄权、成都令董和,一起商议的巴西郡的战事。

“安东中郎将高沛和巴西郡太守孟彪联名发来文书,上面说米贼张鲁,派遣帐下板楯蛮渠帅朴胡、袁约从米仓道侵略巴西……高沛言敌寇广树旗帜、示以威武,虽是看起来人数众多,实际上以他的猜测,和派出的斥候查探到的消息,两相映证,敌寇不过三千余人左右。”

“高中郎将和巴西郡太守孟彪,打算做如下应对,以孟太守坐镇阆中,高中郎君坐守汉昌,这样一来,敌寇经阆中向成都的路就断了,其次高中郎将居中坐守汉昌,那里有烽火,由高中郎将发兵救援的话,应付起来也快捷。”

“因为敌寇人数较少,只是声势浩大而已,所以高中郎将和孟太守联名的文书上只是说明下了贼寇的情形,并没有要求成都发兵援助,不知诸君有什么想法。”

“三千余贼寇的话,想来高中郎将所统的部曲足以据之。”黄权表达出对高沛的信任,高沛是一位宿将,于兵事上经验很丰富,如果高沛说是敌寇只有三千人的话,那基本上人数大差不差了,这么点人数,他想凭借高沛所统的部曲足够应付了。

“另外高中郎将的应对之法,我思索了一下,当是没有什么遗留隐患的地方。只是还需王公发一封文书,告诫高中郎将小心为上。这个时候,明公还在南中,没有归来,巴蜀一切以稳定为先。”作为巴西本地人的黄权,给出了对高沛应对贼寇布局的意见。

“公衡所言不错。”董和附和了一声,他虽是南郡人,但出任成都令以来的这段时间,他从州牧府收藏的文书中,了解了不少巴蜀的山川地理,此外从南郡举族迁徙到蜀地,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对粮草十分的看重。

“敌寇自米仓道运粮进军,米仓道崎岖难行,十钟的粮食有一钟能从汉中运至巴西郡,补给到朴胡、袁约二人手上就算很不错了。以汉中的粮储,若是战事旷日持久的话,汉中的粮草只怕要见底了,难以供应朴胡、袁约二人。另外张鲁在阳平关前的走马岭上筑造关城,这又是一桩耗费粮草甚多的举动。”

“以汉中一地,供应两处粮草消耗的大户,这哪里吃的消,想必由米仓道进军到巴西郡的朴胡、袁约二人,不过是侵扰地方而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