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战前总结(1 / 2)

三月五日下午。

黄巾起义的消息传进了太行山。

黄平通知所有驻村干部,在太行的全体党员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

“同志们,反动势力的残酷压迫,已经让邺城的同胞苦不堪言,由此打响了反抗压迫,追求平等的第一战,并且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黄平作了开场消息披露,引来阵阵欢呼。

“今日召开会议有几件事,这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第二件事是为了阶段总结,我们已经在太行山里发展了一年零五个月,目前的形势,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各个部分负责人,请向大会汇报一下目前的工作成果。”

“好,张司长你先来。”

“好的,主席!

在前年12月,我们整合太行山根据地之后,我部为了管理户籍,统计人口,实行了一人一张身份证,对外来人员也需要有有相应的临时证明,才可在根据地内行动。

身份证主要发放工作已经在去年六月完成,去年年底12月,又对人口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结果显示:

整个太行山根据地有0-12岁的儿童354人,13-16的青少年182人,17-35的成年人口912人,35以上中老年人口613人。

总在册人口1961人,其中现役常备军人200人。

去年的人口出生率是2,死亡率08%,流入人口1,人口净增长22。

经过一年多的教育,我根据地人口素质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识字率达98以上。

其中通过小学毕业水平考核的有950人,初中毕业水平的有312人,高中毕业水平有50人。

人口素质的提高,让根据地内的民事争端大幅减少,恶性伤害事件在这一年里更是没有发生一件。

另外,我们在李家村公审判决的劳改犯人表现良好,已经根据劳改条例依法释放,除了去李家村投奔自己舅舅的青年,其他人都选择了留下做根据地的公民。

裁决司的情况是这样,主席!”

张三汇报完驻地的户籍情况和治安情况。

“好的,荀司长报告一下你司情况。”

“各位同志,我情报司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根据地的资源限制,我情报司也兼任着根据地教育的任务。

教育方面的成果刚才张司长也提过,我就不再赘述,说一下我情报司发展。

根据地整合改组之后,情报司主要任务就是培训新一代的斥候,前往天下各方收集情报,目前都获得了不小的成果。

具体情况,因保密条例,我不便多说。”

荀杰的情况复杂,保密要求很高,所以没有多少能汇报的。

黄平接着点名木匠

“木匠院长,说说研究院的情况!”

(木匠被黄平说他的木匠名字太普通之后,木匠直接自创了一个简单的姓,姓木匠,名“甲”,木匠甲)

<o>

“主席,各位同志。

研究院先后改进出了各种翻土播种器械,但是动力还是人力畜力,土地开垦播种效率较传统工具,提升了一倍左右。

在炼焦制作成功之后,钢铁产量的大幅增加,促进了一次设备升级。

我们建成的造纸厂,印刷厂的效率都提升了一倍左右。

加上油墨的研发,新造纸机械的运用。

造纸厂能日产100张a0纸,印刷厂也能日印200张a3报纸。

另外专门对纸币研究的油墨技术和造纸技术已经交接给后勤部张部长。

根据主席做的发电机,我们已经逆向造出了电动机,不过还是主席那句话,我们的材料学太落后了,这个电动机和那台大发电机一样,只能蹲在那儿用。

下一步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就是材料研究,以及车床精密度提升。”

“好的,报社这边呢?”

洪令金听到问他,赶忙回答:

“各位同志,报社这边主要工作就是准时准确的发布消息,引导舆论,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最开始的人民报之外,我们又新增发了研究专报,专门刊登研究新发现,

还有农业军事报,专门刊登农业发现和军事发展的。

且新一期的人民报已经准备好,面向整个大汉的人民了。

报社这边情况就是这样,主席。”

“后勤部这边呢?张灵部长?”

“主席,各位同志!

后勤部在前年根据地整合之后,在所有13个村落都成立了集体养猪场,

目前可育母猪30头,优质种猪5头,食用猪存栏146头,其中可出栏121头,预估可获得48吨左右猪肉。

去年各村丰收,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