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记名弟子(1 / 2)

江左乔郎 泉寒乔雪 1279 字 1个月前

乔雪读完诗后,并没有等待周瑜等人回应些什么,而是直接地转过身去,迈步离开,径直返回了皖城。没过多久,她就带领着一众护卫回到了乔府。恰巧此时,乔蕤也正在府内。于是,乔雪吩咐护卫们各自散开,然后独自走向乔蕤的书房,轻轻推开房门,进入其中。一进门,他先是向父亲行了个礼,说道:“父亲,我回来了。”

乔蕤见到乔雪归来,喜出望外,急忙迎上去,一把拉住他,带到身边坐下,关切地问道:“雪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快跟为父讲讲,此番前往会稽数月(算上路程差不多,古人路程慢),都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乔雪详细地讲述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包括与陆康之间的一些恩怨以及李先隆前来拜访之事。乔蕤听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眼前这个自己也认为是纨绔子的儿子竟然有这等本领!

他不仅诗才出众,力压江东众多儒生,甚至还引得庐江名士李先隆亲自登门造访。如此出色的表现令乔蕤倍感自豪,心想定要精心筹备一番,以迎接这位贵客的到来。

待乔雪讲述完毕后,乔蕤收起杂念,赶忙嘱咐仆从们备好丰盛的佳肴美酒,为宝贝儿子接风洗尘。他深知此次乔雪可是给他长足了脸面!

没过多久,仆人们便迅速将美味可口的饭菜摆上桌。乔蕤又唤来大乔小乔一同入座。一家人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乔雪感受着父亲的关怀、兄妹们的亲昵,内心充满温暖与幸福。这种家庭氛围让他深深体会到,有家的感觉真好!

用过餐之后,大乔小乔姐妹俩像口香糖一样粘着乔雪不放,嘴巴还甜得很,左一句“好哥哥”右一句“好哥哥”地叫着,央求他给她们讲故事听。乔雪心里也是十分乐意这么做。

时间转眼过去了两天,这天清晨,乔蕤比往常起得都要早些。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需要处理的军务通通推掉,然后留在家里。紧接着开始着手安排家人们和仆从们仔仔细细地清扫庭院、精心修剪花枝草木。这一通忙活就花了大半天功夫,临近正午时分才完成。

随后,乔蕤又叫来几个办事利落的仆从一起守在府邸门口,顺便还把乔雪也拽过来陪着他们一块儿等。没过多久,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领着两名年轻男子朝这边走来。原来来者正是李先隆以及周瑜和蒋干三人,他们之前已经跟乔雪约好了今天要到乔府来拜访做客。

乔蕤远远看到他们走近,赶忙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说道:“哈哈哈哈,李大家,您能够光临寒舍,实在是令在下蓬荜生辉呀!”

李先隆微微颔首,表示回应,然后开口说道:“嗯,乔郡尉,咱们确实有好些年头没见面咯。”

“可不是嘛,李大家。来来来,请进,请进,咱们到屋里边喝茶边聊。”说罢,乔蕤便做出请的手势,将几人引进府内。

乔蕤满脸笑容地将李先隆迎进屋内,紧跟其后的周瑜亦步亦趋地陪在乔雪身旁,而蒋干则恭恭敬敬地跟随在李先隆身后。众人鱼贯而入,各自寻位坐下。乔蕤随即唤来仆人奉上香茗,好让客人们稍作歇息。

李先隆轻抿一口茶水,旋即率先打破沉默:“乔郡尉啊,今日老夫登门拜访实则另有所求。”

“哦?愿闻其详,只要是在下能力所及之事,定当全力以赴!”乔蕤一时摸不着头脑,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何能耐可以助李先隆一臂之力。毕竟在庐江之地,李先隆德高望重,声名远扬,远非他所能比拟。然而,李先隆却微微一笑,轻轻摆了摆手,缓声道:“乔郡尉言重了,此事无需劳动阁下。今日老夫前来,乃是欲收令郎乔雪为徒。此子天赋异禀,才情过人,将来必能在文坛崭露头角,老夫实有爱惜人才之意。”

乔蕤满怀欣喜地看着乔雪,只见乔雪回给乔蕤一个无比骄傲的神情。此时此刻,乔蕤内心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这些年来,这个孩子整天调皮捣蛋,对学业毫无兴趣;如今却能引得大儒李大家亲自上门收徒,实在是家门有幸啊!

乔蕤正准备满口应承下来,不料乔雪却抢在他前面开了口:“李大家,之前我曾请求拜您为师,但遭到了回绝。今天您又何必再来戏弄于我呢?”

李先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他暗自懊恼,早知道当初就应该直接答应下来,免得今日还要主动邀请人家拜师。哎,都怪这蒋干啊!紧接着,他连忙解释道:“乔贤侄,切莫如此言语,当日之事全因蒋干失礼,与老夫无关。”

站在李先隆身后的蒋干听得目瞪口呆,心里纳闷极了,这跟我有啥关系呀!乔蕤也在一旁规劝乔雪:“雪儿啊,李大家可是当今世上德高望重的大儒,切不可失了礼数。依为父之见,你若能拜入李大家门下,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乔雪听到父亲如此说道,心中暗自思忖:“既然之前已经得罪过太守陆康一次,这次可万万不能再生事端、徒增烦恼了。”于是他稍稍放松语气道:“我父亲所言极是,我愿拜入李先生门下做个记名弟子。但一来,家中还有年幼的妹妹们需要照料;二来,我爹爹平日里军中事务繁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