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赠诗周瑜(1 / 2)

江左乔郎 泉寒乔雪 1256 字 1个月前

经过乔雪作的几首诗,其他人都没了诗兴,毕竟他们也估计着自己写不过乔雪,众人又恢复了宴会的舞乐,很快这场宴会就这样结束了。

入夜,周瑜来到乔雪房间,他疑惑这乔雪得了失魂症后怎么和以前的传闻不一样了,难道以前的样子全是装出来的,想到这,周瑜便一直盯着乔雪思索。

“周瑜兄,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乔雪被周瑜看得有些不自在,忍不住开口打破了沉默。

周瑜微微一笑,说:“乔贤弟莫要紧张,愚兄只是觉得你今日表现着实惊艳,想要与你多聊几句罢了。”

乔雪听了周瑜的话,心中稍安,笑道:“公瑾大哥谬赞了,小弟不过是偶有所得,哪里当得起公瑾大哥如此夸奖。”

周瑜摇摇头,说:“乔贤弟过谦了。以愚兄之见,你的诗才远胜常人,若是多加磨砺,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不知乔贤弟可有兴趣与愚兄一同探讨诗词之道?”

乔雪闻言眼中一亮,连忙点头说道:“周瑜兄愿意教我,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小弟一直对诗词颇感兴趣,只是无人指点,不得其法。若是能得到周瑜兄的教诲,小弟定然会受益匪浅。”

周瑜哈哈大笑,拍了拍乔雪的肩膀,说:“既然如此,我们日后便时常交流切磋吧。对了,乔贤弟今日所作之诗,尤其是那首《会稽赠王太守》,实在令人拍案叫绝。不知此诗是否有深意在内?”

乔雪挠了挠头,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啦,只是看到王太守治理会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心中感慨万千,所以就随性写了一首诗送给王太守。”

周瑜点了点头,说:“虽无深意,但却情真意切,足以打动人心。不过乔贤弟,你可知王朗此人?”

乔雪想了想,说:“小弟略知一二。听说王朗乃是当世大儒,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周瑜冷笑一声,说:“哼!王朗此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是个虚伪之徒。他为官多年,虽然有些政绩,但也并非毫无瑕疵。此次他举办宴会,邀请各路豪杰,恐怕也是别有用心。”

乔雪惊讶地看着周瑜,说:“周瑜兄,为何如此说?难道王朗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成?”

周瑜皱起眉头,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局势尚未稳定。王朗在此宴请群雄,应当是想借此机会拉拢各方势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乔雪听了周瑜的分析,心中暗自吃惊。他原本以为王朗只是普通的办一次宴会,没想到其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门道。他不禁对周瑜佩服不已,心想不愧是周瑜,眼光果然独到。

乔雪连连点头称赞,牢记周瑜的叮嘱。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夜深人静方才散去。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李先隆唤来蒋干,吩咐他去找寻乔雪。蒋干遵命而行,寻找乔雪并非难事,很快便在周瑜处觅得其踪。

此时此刻,乔雪正如同一块黏性极强的橡皮糖一般紧紧粘着周瑜,央求着周瑜传授些知识给他。周瑜被缠得有些无奈,却又不好推脱,只得耐着性子讲解一二。蒋干远远望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悦之情。

蒋干强压心头不快,走上前去,没好气地对乔雪喊道:“乔雪,我师父叫你过去找他。”声音中透露出些许不耐烦。

乔雪见是蒋干传话,赶忙应答一声,随即便与蒋干一同前往李先隆所在之处。一路无话,很快便抵达了李先隆的房间。

刚一踏入房门,乔雪便感受到一股严肃氛围扑面而来。李先隆端坐于椅中,目光如炬,神情庄重。乔雪不敢怠慢,轻声施礼后,依言坐在一旁等待指示。

李先隆微微颔首,表示回应,而后缓声道:“乔贤侄啊!昨晚歇息得可好?”言语间充满关切之意。

乔雪连忙起身回话:“多谢李先生挂怀,晚辈休息得很好。”

李先隆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嗯……老夫思忖良久,待我们返回庐江之后,我打算与你一同前去拜见乔蕤郡尉,不知你意下如何呀?”

乔雪闻听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立刻回答道:“甚好!若先生能够亲临寒舍拜访,家父必定欣喜万分、竭诚相待。”

二人交谈片刻之后,话题逐渐转向学业方面。李先隆嘱咐乔雪要多多向周瑜请教学习之道,乔雪欣然应允,并表示自己十分乐意与周瑜交流切磋。毕竟对于才华横溢且风度翩翩的周瑜,乔雪内心深处亦颇为敬仰与喜爱的。就这样,二人相谈甚欢。

当然,李先隆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心里打的算盘是想陪同乔雪回自己家,然后当面向他的父亲提出要收徒之事。毕竟以乔蕤目前的境况来看,他肯定是不会不同意的。

乔雪并不清楚自己如今竟有如此大的魅力,但他也有自己的盘算。他想着到时候可以让整个庐江都知晓庐江有名士前来拜访自家老爹,如此一来便能提升老爹的威望。

就这样,双方各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