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当世第一人(1 / 2)

正当晋王李存勖率领李存审、李晓瑀等部在魏博之地与梁军主力鏖战之时,驻守邢州的匡国节度使王檀秘密上书梁帝朱友贞,建议派关西河阳的军队趁机袭击晋王的大本营晋阳府。

梁帝朱友贞听从了他的意见,立即下令派河中、陕、同华诸镇军队共计三万余人,开出阴地关,很快便到达了晋阳城下,并展开昼夜急攻。

由于晋阳府城中没有准备,于是,在城中留守的晋阳府监军张承业,下令征发各司的工匠以及市民们登城拒守,城墙有好几处几乎被踩陷。

但即便如此,张承业仍然感到非常的惊恐。

这时,有个叫安金全的卸甲老将前去拜见张承业。

“晋阳府是晋王的根本之地,如果失守,国家大事就全部完了。我虽已告老归田,且有病在身,但仍为国担忧,请求把库存兵甲交给我,我为你去攻打梁军。”

张承业将库存兵甲交给了安金全。

安金全率领着他的子弟以及退下来将领的家人共有几百人,趁夜间出晋阳北门,在羊马城内向梁军发起了进攻。

梁军将士连续攻了几日,已然发现了城内兵员不足的情况,此刻正是骄横无比的状态,忽然遭到安金全的突袭后,感到非常惊恐,引兵退却。

安金全便趁机派人送信给昭义节度使李嗣昭。

李嗣昭听说晋阳被敌人侵袭,立即派牙将石君立率领五百骑兵前往援救。

石君立早上从上党出发,晚上就赶到了晋阳。

梁军扼守汾河桥。

石君立轻松击败了他们,直奔晋阳城下,他高声大呼说:“昭义侍中大军已经到来。”

于是,率军开进晋阳城。

当天夜晚,石君立与安金全等率兵分别从晋阳城各门出击梁军,梁军被打死打伤的有十分之二三。

次日晨,王檀领兵在晋阳城外大肆抢劫一番后,无奈的撤回了邢州。

梁帝朱友贞接收到王檀奇袭失败的消息后,无奈叹息,梁朝廷朝野震动,人人惶恐不安。

大败梁军的李存审、李晓瑀等人再次获得嘉奖。

然而,李晓瑀却推辞掉了升任大同节度使的嘉奖,坚持要全部收复魏博之地与邢州地方,再做定夺。

晋王李存勖也便答应了李晓瑀的请求。

接下来的两个月,李晓瑀率领八千银枪效节军以及三千飞捷军,所向披靡,横扫天雄节度六州之地。

但是,他却没能完成武人的顶阶成就,原因是卫州、澶州,都是刚攻破城门便举城投降,丝毫不给李晓瑀施展的机会。

最后,只剩下张源德所在的贝州,仍然在被包围中死守不降。

李晓瑀收服其他几州之后,向晋王申请调换自己的部队包围贝州,打算亲自将其降服。

晋王如今对李晓瑀极其信任,便痛快的应允。

而后,晋王带领亲卫铁骑留在了魏州,而李存审则被调回了晋阳府。

然而,李晓瑀变换不同计策攻了几次,都没能攻下来。

好在李晓瑀每次都在将要收到大量兵员损失之前,便鸣金收兵,而后,他也只好选择最下策,长期围困以消耗城内粮草。

这一围就是小半年,眼看将要到入冬。

在李晓瑀围困贝州的半年中,邢州成为了一座被晋、赵包围的孤岛。

柴守礼依照李晓瑀昔日留下的计策,带领邢州柴氏豪族成功夺取了邢州一镇的实际统治权,并逼迫新节度使阎宝向围困邢州的晋军投降。

晋王得到邢州之后,便立委任李存审上任节度使。

而后,晋王又命其配合李嗣源及幽州周德威攻打沧州等地。

同时,晋国北境又遭契丹入侵。

晋王又亲率铁骑北上,击退了契丹军。

待晋王归来时,沧州之地的捷报也传到了晋阳府。

至此,黄河以北之地,除了李晓瑀围困的贝州城,再除去镇、定二州以外,已尽归晋国所有。

晋王李存勖作为天雄军节度使,离开了根本之地晋阳府,长期驻扎在了魏州城。

从开始包围贝州,至今已一年有余。

张源德听说黄河以北的诸州都已经归晋王所有,所以也打算投降晋国。

于是,他就和贝州诸将领商量。

但贝州诸将领一致认为弹尽粮绝的时候投降,恐怕仍不能免于一死,所以,并没有听从张源德的意见,反而还一起处死了张源德,使得全城士卒坚守的意志更加坚定。

然而,又过了月余,城中粮绝,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坚守的贝州士卒便开始动摇。

便有人登上城门向着晋军喊话:

“我们出去投降,又害怕被你们杀死,请求让我们穿着甲胄,拿着兵器出去投降,等到事情安定然后就把我们放了。”

李晓瑀不顾身边人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