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功成万古枯(1 / 2)

梁帝所遣监军来到营中,刘鄩立即召集诸军将领迎接。

待监军训话离去后,刘鄩对诸军将领表了态。

“主上深居宫中,不了解军队作战,仅仅和一些新提升的年轻人商量对策。”

“诸位也都知道!作战在于随机应变,不能预先估计。现在敌军还很强大,和他们作战一定是不利的,如今监军前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诸位将领纷纷建言献策。

“末将以为可以出兵缓行,稳扎稳打,一方面等待朝廷补给,另一方面也有足够时间探清敌情。”

“监军会让你缓行吗?只怕是你还没探到敌情,刘将军就被撤掉了!”

刘鄩听到这里插了一句。

“真被撤回去才好啊!唉!晋王铁骑战力不俗,周德威又常出奇兵干扰,而且,还有个刀枪不入的怪人李晓瑀,如今这形势任谁来了都难呐!”

王彦章原本要发言,但听到提起那日对阵过的李晓瑀,便也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当年手无缚鸡之力的尚书,怎么再见时却多了个刀枪不入的本领……

“不管胜负应当决于一战,这样一直拖下去又能等到什么呢?”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纷纷沉默地摇了摇头。

刘鄩也没有说话,但面色上显露出不高兴。

刘鄩凭退了众人,下来后却对他亲近的人唉声叹气。

“主上昏暗愚昧,臣下阿谀奉承,将帅骄傲,士兵懈惰……我只怕命不久矣!”

几天以后,刘鄩迫于无奈率领一万多士卒逼近镇、定的军营。

镇、定二州的兵将都感到害怕,坚守不出。

晋将李存审率领二千骑兵拦腰对刘鄩部队展开进攻。

李晓瑀也率领一千多银枪校节军前来援助。

结果刘鄩被打得大败,奔逃回去。

李晓瑀一马当先,奋力追赶,一直追到刘鄩的营寨之下,战场上的李晓瑀再次化身狂斩恶魔,仅他个人就斩杀了一千多人。

经此一役,李晓瑀再次名声大震。

晋军之中便将他的勇猛比拟当年的李存孝,再加上他取魏博之地的智计,那便更是智勇双全、前无古人的当世第一人。

梁朝庭知道刘鄩大败的同时,也得知了李晓瑀的情况,导致朝野震动。

然而,即便梁帝下令彻查李晓瑀在洛阳、汴梁的多处宅邸,也没查出什么亲戚、亲信,甚至是半点能威胁到李晓瑀的东西。

李晓瑀也因此战而坐稳了这魏博之地实际统治者的位子。

但他并没有就此歇息,而是继续不分上下级的去狂刷银枪效节军全军上下的友好度,这使得他在魏博之地的实际统治地位更加牢固,也通过查询每个人的属性值挑选出了一支近五百人的精英部队中的精英部队。

但是,天雄节度原本的六州之地,其中贝州仍然在张源德的率领下,死守不降,澶州也还在梁国的控制之下。

接下来的几个月,梁帝朱友贞曾多次催促刘鄩作战,但刘鄩却是一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模样,坚持闭门不出,无论监军如何发怒也不起任何作用。

晋军也算是得到了一定时间的休养。

但转过年来开春,晋王李存勖见刘鄩依然按兵不动,便与郭崇韬商讨出了一项计策。

晋王留李存审坚守军营,他亲自去贝州慰劳包围张源德的军队,并扬言要回归晋阳。

刘鄩听到晋王回归晋阳的消息之后,上奏梁帝请求袭击李晓瑀所在的魏州,并且,王彦章还声称要活捉李晓瑀。

梁帝回应:

“现在全国都交给你,社稷存亡,在此一举,希望你努力去作战。”

刘鄩接到诏书后大喜,便立即命令澶州刺史杨延直率领一万人开赴魏州。

杨延直不敢怠慢,率部星夜行军,半夜时到达魏州城南。

而城中的李晓瑀,早在战场鹰眼中看到了敌军的动向,立即带领了挑选出来的五百精英部队偷偷出城,夜间直击杨延直的军队。

杨延直营盘都尚未扎稳,压根没料到魏州方向竟然有所防备,溃散逃跑。

李晓瑀东冲西杀一番,由于夜色太深,也没捞到太多战果,收兵回城时还有些怏怏不快。

第二日早晨,刘鄩的全部军队从莘县来到魏州城东,和杨延直剩下的军队会合。

李存审见刘鄩大军开拔,便也率领营中的军队紧跟在他们的后面。

李晓瑀率领魏州城中的部队出城迎战刘鄩的八万大军。

这时,晋王刚好率军也到达,与李晓瑀的军队兵和一处。

刘鄩看到了晋王的旗帜,惊讶地说:“啊?怎么会是晋王的部队!?”

于是,刘鄩引兵稍作退却,晋王、李晓瑀率军紧随其后,一直到与李存审的部队相遇。

晋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