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晋王破刘鄩(1 / 2)

晋王李存勖策马腾跃,大声疾呼,一柄金蘸大斧上下翻飞,所向披靡。

李绍奇率领骑兵左突右冲,尽力护在晋王周围。

李绍奇带领药元福、何福进等人手持刀剑,与刘鄩的围兵奋力战斗。

李晓瑀则弃马,挥动断水,使开悠澜刀法,霎时间在战场之上化为鬼魅,不停厮杀着,向着包围圈中心前进。

最终,李晓瑀与晋王百余骑汇合,并告知了大家援军马上就到,振奋了士气。

然而,援军却迟迟未能找到具体地点。

晋王率领众人从午时一直打到申时才逃出去,最终,只有七名骑兵在战斗中死亡。

李绍奇亲手杀死百余人,他自己遍体伤痕。

李晓瑀亲手杀死了近五百人,却只受了一点点轻伤。

正好这时,李存审率领的援兵终于赶到,这才得免于难。

而后,晋王率领众人回了魏州城,准备休养一段时间。

魏州城在李晓瑀的治下,百业兴隆,一片繁荣景象,各种军队补给都十分充足。

晋王很是满意,便在此安心休养。

刘鄩则认为晋军都在魏州作战,其后方大本营晋阳城一定空虚,打算用奇计袭取晋阳,于是偷偷地率兵从黄泽出发向西开进。

几日后,晋军感到刘鄩军队好多天没有出来,寂静无声,也没有什么活动迹象,于是又派出骑兵去侦察刘鄩的军营。

结果刘鄩的城中没有烟火,只是有时看到旗帜顺着城堞来回走动。

于是,又立即派出一些人去侦察,发现顺着城堞来回走动的旗帜是用草捆绑的草人打着旗帜骑着驴在城上来回走动。

后来抓到城里年老体弱的人查问,都说刘军队已经离开两天了。

侦察兵回报后,晋王召集大家到王帐商议。

“我听说刘鄩用兵,一步百计,这里面一定有诈。”

晋王认为刘鄩一定在密谋着什么。

“刘鄩擅长于偷袭别人,但在决战上有所欠缺,估计刘鄩的军队刚刚走到山下。”

郭崇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于是,晋王迅速派出李晓瑀率领飞捷军骑兵去追赶刘鄩。

这时,正好遇上十几天来阴雨连绵,黄泽的道路更加艰险,烂泥有一尺多深,士卒们都是拉着藤葛等树木向前推进,好多人都腹泄脚肿,有十分之二三的士卒因此而死亡。

李晓瑀领兵日夜兼行,抢先进入晋阳城。

晋阳城内的人得知他带着晋王令回来,便整顿军队,防备刘鄩的进攻。

刘鄩行到乐平时,干粮将要吃完,又听说晋阳已有防备,追兵又在后面,士卒们都感到害怕,行将溃散。

刘告谕他的将士们说:“现在我们离开家乡已有一千多里,深入了敌境,前面和背后都有敌兵,这里山高谷深,就像掉在井里一样,下一步将怎么办呢?只有奋力战斗,也许可以免于不幸,否则就只能以死来回报君王、父老了。”

将士们停止了哭泣。

远在幽州的周德威一直关注着刘鄩军队的情况,他听说刘鄩率军自黄泽西上,于是,率领一千多骑兵从幽州出发前往援救晋阳。

周德威行至土门时,刘鄩已经整顿部队撤军下山,从邢州陈宋口渡过漳河水向东而去,驻扎在宗城。

刘鄩在进军、撤军往来中,战马死掉将近一半。

这时,晋军缺乏军粮,刘鄩得知临清有晋军的积蓄,又打算占据临清来断绝晋军的粮道。

周德威紧急追赶刘鄩的军队,两天两夜赶到南宫,然后派出骑兵抓了刘鄩的十多个哨兵,把他们的手腕打断以后放了他们,让他们回去告诉刘鄩“周德威已经占据了临清。”

刘鄩的士卒十分惊骇。

第二天早晨,周德威率军劫掠刘鄩的军营而过,进入临清,刘鄩率领部队迅速撤退到了贝州。

这时,晋王率军驻扎在博州,刘鄩驻扎在堂邑,周德威率军攻打刘鄩,没有攻下。

而后,刘鄩又退驻扎在莘县,晋军接踵而来。

刘鄩整治莘城,挖了壕沟坚守着,并从莘城到黄河筑起了甬道,用来运送粮饷。

晋王李存勖则在莘城以西三十里安下军营,两军烟火相望,每天都要打好几次仗。

晋军虽然难以攻下莘县城,但也阻断了刘鄩的各种计谋,使得他只能在此处驻守,贝州再次孤立无援。

八月,邢州王檀忽然发兵攻克澶州,并抓获了晋王任命的澶州刺史李岩,将他押送到东都汴梁。

梁帝立即任命杨师厚旧部杨延直为澶州刺史,让他率一万士卒去援助刘鄩,并同时招诱魏州旧部前去。

李晓瑀也从晋阳赶回了晋王主力军部队。

刘鄩在莘县城驻守了很长时间,军粮不能运输供给,晋军曾多次到他的营寨下挑衅,刘鄩的部队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