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被捞出来了家人们(1 / 2)

子夜

一众官兵突然闯入了孟司的老宅。

“拿下他。”

孟司就这样进了大理寺狱(朝廷的中央监狱)。

一回生,二回熟,好歹有了一次经验,孟司也不用那么紧张了。

说实话,待遇还不错,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不过有琉璃配方在手,一时会儿也嘎了。

不如好好的睡一觉,就当去诏狱旅游了。

对面的狱友满脸震惊的想。

【关押重犯的地方他竟然也能睡着,可真是个怪人】

身为朝廷的最高审判机关,哪怕再腐败也是要按规矩来的。

鞫谳分司制是统治者在继承历朝历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而确立的,是代表性制度之一。

它是指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实现审判权与讯断权相分离,由鞫司和谳司行使两项权利。

鞫司负责对案件进行审理,主要包括询问、核查证据、查证事实以及调查犯罪情节。

谳司则负责根据鞫司查证的事实进行定罪量刑。

本然鞫谳分司制的创立是为了避免权力的集中与滥用,奈何当朝皇帝整日花天酒地,对朝政的不作为。

鞫司和谳司串通起来,反而成为权臣摆布朝廷的工具。

偷窃皇宫之物,乃是死罪,更何况是超过金银玉器的琉璃了。

孟司的口中被塞满了麻布,连个字也崩不出来。

大理寺、少卿亲自审问。

装模作样后就给孟司定了罪。

孟司在牢房待了数月。

孟司感慨不已,“今天的酒食格外的丰盛啊。”

管营同情的看了孟司一眼说,“明天你就要被处决了。”

孟司笑笑,“我不爱喝酒,可有茶?”

管营满足了孟司临死前的心愿,亲自泡了壶茶。

孟司喝了口茶赞叹不已,“这茶可真不错啊。”

这是官营私掏腰包买的,他曾听远亲谈论过孟司,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心人。

他不想他留下遗憾。

尔罪应死,尽诏家人,使之相见。

听亲戚辞诀

里正他们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孟司的牢房。

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剩下的时间,他们彼此相拥而泣,互诉衷肠。

很快就来到了黄昏时刻。

示以犯状,大理寺公开了审判,让犯人充分享有知情权,不做个胡涂鬼、屈死鬼。

可真令人感到讽刺。

不得掩塞其口,允许犯人有表达权,如果不服宣判,可以当即申诉。

孟司不服申诉了,大理寺他们当做没听见,继续准备行刑。

死囚翻案,里正他们称冤,按理必须终止死刑的执行,须要快马加鞭提交到上级部门请求裁决。

他们装聋作哑,当没看到。

就在孟司即将被砍头之际,皇帝来了,死刑终止。

大理寺的官员都在纳闷,今个皇帝怎么来了。

原来是王汉那小子得知孟司要被处决后懊悔不已,他原本以为孟司只会吃点苦头认下罪交还“窃取”的琉璃后,不会重罚。

谁知他会如此刚烈,宁死不屈。

咳咳,王汉他想多了,孟司以为像上次一样不会重罚,摆个过场就没事了,结果竟然真的要被砍头。

孟司再想后悔也晚了,此时大理寺他们根本就当没听到。

王汉动用家中关系,朝臣夸皇帝英明神武,再加上宠妃吹的枕边风。

一下子就让老皇帝飘的没边,决定亲自下场审问。

至于王汉是怎么知道的......

“少爷,宋晦想邀您上酒楼聚聚。”

“不见。”

“他说是有大事相商。”

王汉才勉强同意了,他们到包厢里。

宋晦同王汉喝酒吃菜,就是不谈事。

就在王汉按捺不住之际,宋晦突然爆了一个惊天消息,孟司要被处决了。

“我可没有要他的命。”

“你是没有。”

宋晦说完看了看天。

王汉吃惊问道,“你说有官员推波助澜。”

宋晦吃了口菜,“我可什么都没说。”

王汉神色凝重,匆匆道别。

宋晦看着王汉离开的身影,“终究还是挡了路啊。”

希望他的性子能有所收敛,宋晦在心里想道。

孟司此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里正他们连忙取出琉璃器,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仔细端量了一番。

“此物做工精美,不是皇宫丢失的那批。”

老皇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