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又要进去了家人们(1 / 2)

在孟司的苦心钻研下,医术终于达标了一半。

因为没有病人供他医治,所以他想去太医局考行师资格证。

不过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又怕考上后被分配到其他地方,没考上又浪费了这时间,只能作罢。

还是先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致富吧。

要不卖些化妆品?

不行不行,有点不符朝代。

卖点医书?

不行,我祖上没从医的,不好圆。

孟司想出一个想法否定一个想法,古代还有什么能迅速挣钱呢。

澜曦慢悠悠的飘了进来,“琉璃行业是很挣钱的。”

孟司思索道:“玻璃可不好做啊。”

澜曦眉开眼笑,“但很挣钱不是吗,零风险成本低,这买卖很划算啊。”

孟司眉头舒展,盘算着做玻璃的计划。

看来零风险成本低的诱惑打动了孟司。

至于做玻璃的那些材料,当然是宋晦报销了,毕竟可是为他做的买卖呢。

他作为衙门里的书吏,所以说只是个挂名,却也忙得很,毕竟是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

押司虽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毕竟是属于官吏阶层,与百姓们接触的最多,影响不容小觑。

再加上孟司为人宽厚,也从不仗势欺人,因此名声也就上来了。

他身着黑色长衫,像秀才一样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着靴子。

火急火燎的来到了宋晦的私宅。

“你说你研制出来了琉璃的配方?”

孟司点了点头,把写出来的配方交给了宋晦。

宋晦连连叫好,吩咐下人带上包袱。

孟司翻了翻满是银票的包袱,找到了一枚双螭龙纹玉佩,它的造型优美别致,螭纹雕刻精美,色泽光润,寓意也非同一般。

他顿了顿,这玉佩可不是一般人可佩戴得的。

古代的文人雅士、达官贵族们都喜欢佩戴玉佩。

如果说古代女子的配饰,体现的是她们对于美的追求,那么男子的配饰则是体现着他们的地位。

此玉佩选材精良厚实,双面精工,非皇家贵族所不能有。

“这是......?”

宋晦却避而不谈道:“记得随身携带这枚玉佩,日后可有大作用啊。”

孟司深知不该问的别问这一点,懂事的闭上了嘴。

宋晦满意的点了点头,“家中还有些许事物,就不留你了。”

孟司起身离开了。

玉佩牢牢的在腰间佩戴,这也算是接触到了高层吧。

日后的路啊还长着呢。

玻璃的制作过程首先需要准备材料,通常需要使用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等多种物质,并且需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原料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澜曦版提取机,值得信赖。

澜曦从沙子里提炼出了石英砂,从筐子里取出来了宋晦送的天然矿石。

矿石破碎后与焦碳经过还原反应生成碳酸钠。

过滤、冷却、浓缩、结晶、离心、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碳酸钠产物。

孟司从石灰岩里提取出来了方解石,又跟着去矿区开采了不少钾长石。

这些都是制作玻璃不可缺少的原料。

把这几样原料碾成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投入黏土烧制的瓷坩埚中烧制,石英砂最少占百分之七十。

温度一定要高,最低一千五百摄氏度起,至于怎么升温的就不细说了。

熔融的高温液态玻璃中会混有很多气泡,通过搅拌,可以将其中的气泡排出。

然后将玻璃溶液塑造成型,冷却后就可以得到成品。也可以将玻璃熔液倒入模具(特制的),待其冷却。

不出所料,制作的实验品玻璃很完美。

接下来,就是大批的工艺制作了。

制作的有八成是用来售卖的琉璃观赏品,两成则是村里用的玻璃。

孟司和众人带着货品带到市镇上售卖。

结果很不理想,因为没人信它是琉璃,也不信孟司真的会把它卖了。

无奈,孟司只好找人假扮客人买上一批琉璃。

周围观望的见真有人买成了,不免都有些蠢蠢欲动,孟司见此加大力度,凡前一百名购买的客人可享精美盲盒一份。

琉璃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了,而周围因顾虑没买成的人都懊悔不已,不死心的询问是问是否还有存货。

孟司很遗憾的表示没有了,也不是没有人想过强抢,但都被围绕在摊位的佩刀者震慑住了。

聪明的人已经预定好了下一次的售卖。

通过饥饿营销的手段,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还借着这个机会,买下了个书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