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营救漕兵(1 / 2)

雍儿和青儿走过去,看到这个漕兵的麻布上面有几块玉石饰品,雍儿剔透的翡翠挂件,祖母绿的镯子甚是好看,还有西域带来的物品,波斯国的头巾,银饰,做工古朴,质感好。雍儿买了一个挂件,准备送给静姝,作为静姝大婚的礼物。想多买几个,给姐妹们每人送一个,可惜,这个漕兵手里没有了。忽然,雍儿见到一条漂亮的头巾,想买给姐妹们,看起来并不贵,漕兵见雍儿喜欢,马上开始涨价,先前还说值一两银子,现在便改成一两二钱了。雍儿让青儿把钱给漕兵。青儿对着漕兵说:“哎,兵大哥,就地涨价不好吧,刚才还要一两,看我们小姐喜欢,马上就涨二钱了,你这是看了行情好,漫天要价呢!”

漕兵点头哈腰地说:“这位姑娘,这个都是稀罕物,不是我眼尖,在摊子上看到,还不知道被谁买去了呢。我淘来了,也不算贵,您就行行好,买了去吧。”

青儿说:“好呀,一两,多一分也不给,再乱要价,信不信我们告诉知府,抓你坐牢。”

漕兵心里可没底,在淮安城里,什么大官都有,蛮不讲理的也有,真的闹起来一点事情,自己一个穷苦百姓,吃亏受累是理所当然的,哪里有讲道理的,不都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嘛。

雍儿对青儿说:“别吓唬人,买一个头巾,还把官府搬出来了。别说了,把钱兑了给人家。”

漕兵接过银子,千恩万谢,口里说道:“这下兄弟们有救了,我多卖点钱,去帮他们疏通一下。”

雍儿问:“这位小哥,你说帮谁疏通。”

漕兵说:“回大小姐话,我们漕兵运粮时,被分成五条船一组,一同进退,今年雨水多,黄河泛滥,几次差点翻船,沉入河底,一路上大家很辛苦。到了京城,所有人都疲累不堪,剩下最后一口气,心想交了粮食,赶紧回家,还可以跟家人团聚休息两三个月。”

漕兵咽了一下口水,继续说:“可是,今年我们凑齐交上去的疏通银子,远远不够收粮官爷的要求,我们实在凑不出来了,官爷就说我们的粮食短少霉变,扣押了我们一条船,十个人,我们四条船,四十个人先回来,大家想办法筹钱去救他们出来,可是,等我们凑足了钱,恐怕他们已经不行了,十八般刑具过来,人早挺不住了。”

青儿吓得一颤,赶紧问:“小哥,你知道扣押的那条船上的人都是谁吗?我父亲和三哥也在漕船上,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漕兵说:“有一对父子,姓王的,其他人是临时雇来的山东人。”

青儿一下子瘫软在地。

“青儿,青儿。”有个声音在叫。

青儿一回头,一个农妇站在不远处。她眯着眼睛,向着船来的方向看着,因为长时间张望,眼睛眯成一条缝。她穿着一身破旧衣衫,搓着一双粗糙的手,站立在那里。腿显得有点弯曲,长时间劳作,她的膝盖变形了,变成罗圈腿,原来是青儿妈。自从有漕船陆续回来,青儿妈每天都来码头迎接丈夫和儿子,可是,已经失望好几天了。青儿看见母亲,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佯装欢笑地叫了一声:“妈。”然后过去挽着母亲的手臂指着雍儿说:“这位是我家大小姐”。

雍儿笑着向青儿妈点点头:“大妈好!”

青儿妈赶紧回礼:“大小姐好!”

青儿说:“妈,这些漕兵说了,过两天父亲和三哥就该回来了,他们的船慢了一点。”

母亲说:“他们该回来了,也许在路上呢,说不准马上就到家了。”

青儿说:“妈,您回去吧,父亲和三哥会回来的,不过,今天已经很晚了,也许明天回来吧。”

“乌鸦嘴的孩子,你怎么知道他们今天不回来,要等到明天?他们说不定马上就进码头呢,说点吉利话。”青儿妈呵斥道。

青儿欲言又止。

青儿跟母亲告别之后,陪着雍儿去别的摊位淘货物去了。

距离母亲足够远,青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雍儿想,今天这种状况,估计也淘不成货物了,于是,过去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一下,一起回家了。

刚回到家,青儿跑进来跪在雍儿的面前,说:“大小姐,求您做主。”

雍儿说:“什么事情?”

青儿说:“原本小的也不敢劳烦小姐为奴婢操心,可是,此事非同小可,如果小姐不能施以援手,婢女就家破人亡了。”

雍儿说:“起来说话,刚才在码头上,你跟那个漕兵说什么呢?所为何事?”

“小姐,青儿还是跪着吧。”

雍儿说:“起来说。”

青儿执意跪在地上,抹着眼泪说:“小的家父是漕兵,半辈子穷苦,每年有八、九个月在水上漂流。按照官府规定,家里分得十亩薄地,以供家用。母亲拉扯我们兄妹五个,三个哥哥,还有我和一个妹妹。大哥四岁死于天花,二哥五岁死于洪水灾害,三哥十五岁成为漕兵,跟着父亲在水上漂流,我自小服侍大小姐,小妹在程府程会长家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