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宝悦资助意中人(1 / 2)

夜深了,齐李氏催促儿子去睡觉,自己也熄灯上床。

躺在床上,迷糊着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齐李氏忽然醒了。她侧耳细听,听到外面打更的声音,“哒哒”两声,该是二更天了。她一下子清醒了起来,在床上翻来覆去,她想了很多。睡意全无。她想,实在不行,明天自己去求程贵祥,如果他不肯帮儿子的忙,自己就告诉他,天佑是程会长自己的孩子,让天佑认祖归宗得了。可是,程会长会不会恨自己,天佑知道了自己的出身,会不会从此以后跟自己断绝关系?不过,自己把天佑从小养大,天佑是个孝顺孩子,他不会不认自己的,为了天佑的前途,自己去求程会长,天佑应该感激自己讲大义,明事理。但是,万一天佑知道真相,不认自己了,自己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晚年光景怎么过?

她又想到:自己买了人贩子拐来的孩子,让官府知道了,还不判个死罪。程家在淮安可是个大户,跺跺脚也要别人浑身颤抖的,不要说淮安的官员,即使京中程会长也能玩得转吧,去找程会长说明真相,无异于自己找死,想到这里,自己一身一身的冷汗,床上草席都被湿透了。

她很奇怪,自己最近怎么总是半夜睡不着,出冷汗,身体出现啥问题了,屈指算来,自己不过四十,总是心烦气躁,夜里睡不着,要么想到死去的丈夫,过去的种种,要么想起儿子天佑,总之,烦躁不安,午夜时分更加难熬,冬夜,寒冷异常,也是冷汗连连,她又担心起自己的身体来。

这样的想来想去,天很快就亮了,鸡叫三遍,东方露白时,齐李氏才迷迷糊糊睡去。

早晨起床,被自己昨晚的想法吓了一跳,她不明白自己怎么有那么愚蠢的想法,居然自投罗网,把儿子拱手送给别人,她摇摇头,清醒一下脑袋,再也不敢瞎想了,于是,熬稀饭,叫天佑一起用餐,天佑早已起床用功,看着儿子清瘦的面容,齐李氏很是心疼,却又无奈。

吃完早饭,齐李氏换上了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用头油抹了一下头发,收拾停当,去书院找先生去了。先生正在读书,看到齐李氏,赶忙让座,齐李氏说明来意。她想请先生出面跟程会长谈,请程会长帮天佑具保。她说,让天佑自己去找程会长谈,实在是为难了天佑,先生想了想,同意了。齐李氏千恩万谢,离开了书院。

程贵祥喜欢齐天佑,可是,他内心还是有点犹豫的。他的两个儿子,二子、三子都要一起去江宁参加乡试,二子顺利没有异议,三子顺义多次向父亲提出,不要资助齐天佑,请求他不要帮了别人打败自己的儿子。齐天佑天资过人,勤勉好学,在学堂里深得先生器重。今天,先生亲自来请程会长给齐天佑具保,程贵祥考量再三,最后决定还是帮他具保了,在考场上各自凭运气和本领吧,如果够出色,大家一起上。

具保的问题总算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资费问题。天佑去江宁参加会试,需要一笔不小的资费,要路费,是坐船?骑马?自家没有马可以骑,乘船,需要费用,原本家里一贫如洗,上次帮河督治理洪泽湖,得了银两,齐李氏说攒着,留待赶考用作资费,可是,天佑要让母亲生活舒服一点,执意买了两间房,那笔钱就用得所剩无几了。天佑平时的薪水,也仅够开支的,剩下一点,齐李氏攒着,给天佑作为去江南贡院赶考的资费。

天佑不想花费家里太多钱,他决定提前出发,背着考篮步行去江宁。靠步行,得提前半个月出发,不停向前走,才能不误了考试。

齐天佑母子住在河下绳巷,街坊邻居关系不错,隔壁刘大妈很喜欢齐天佑,刘大妈有心把自己闺女许配给他。女儿刘五妹长相漂亮白净,水边长大的女子,肤色像是水洗过一样,白里透红,眉清目秀。可是,齐李氏不看好这门亲事,私下里希望儿子找到一个大家闺秀。刘五妹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出生寒碜了点。齐李氏虽然现在落魄,却一直以殷食人家妇人自居,所以,她一直不肯允了这门亲事。按照淮安当地风俗习惯,只有男方主动请媒人上门提亲,不能由女方主动,女方主动提亲是很没有面子的,所以,齐李氏和刘大妈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刘大妈找了街坊邻居,请大家集资,资助齐天佑去江宁赶考。齐天佑拒不接受大家的赠与,无奈刘大妈太热情,再拒绝下去,就伤感情了。天佑推脱不过,把大家筹集的一些碎银两收下,用一个账簿,记录下来所有街坊邻居资助的钱粮物资数目,等待以后自己挣钱了,好加倍还给人家。

接连几天,有街坊邻居来送钱送物,大家都是穷苦人家,都不富有。齐李氏算来算去,加上平时家里攒下的钱,正好可以凑齐天佑的盘缠,乘船还是够的,加上在江宁待上十天半月,吃喝住的费用,还有准备考试时候的糕饼钱。

天佑不肯收母亲给的那么多银子,决定步行。他整整提前半个月出发,考篮里带着书和两双鞋,让娘做好几只饼子,路上饿了啃一只。考篮里放上蒲花,那种褐色的蒲棒子,从蒲草的径上取下来的。带上火折子,路上没有钱睡旅店,就找个庙堂将就一宿,有蚊虫叮咬,就用火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