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紫园(1 / 2)

“扇子公子”富察德昌是巡盐御史富察大人的公子,他此番来淮安是为了家中园子落成的典礼。前几日寒食节去陌上踏青,无意间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子。原本今天还想去寻访那位女子,可是,父亲早命他,今日是黄道吉日,要邀请淮安才子来新落成的园子庆贺。按照淮安的风俗习惯,新居落成要贺搬,敬宅。富察公子广邀亲朋好友去家里热闹,顺便给几个宅院命名。这也是跟鬼神之间的一个交接仪式。“人气旺、鬼神让,人气弱、鬼神欺。”

盖一个园子不容易,准备材料不说,不停地返工重造就耽误了很多时间。为了一个廊柱的粗细尺寸,一座凉亭的安置方位,甚至一棵树的摆布都思量了很久,做了拆,拆了做,反反复复。富察家的这个园子盖了五年。

最初富察老爷想在扬州置一座宅子。可是机缘巧合,偏偏就碰上了淮安这块闲置的地。此前,富察老爷一直在北方为官,皇上任命他为巡盐御史,调任扬州。他去扬州看了一圈,并没有合适的地给自己造宅子。买别人的房子住,始终觉得客居在别人家里,没有归宿感。

富察老爷在同科进士淮安知府的陪同下,来淮安物色一块地。发现从湖嘴大街向南向西,有废田千亩。知府介绍说,这里原本也是良田,因黄河泛滥,黄沙淤结,土壤变得贫瘠。加之,在河下附近谋生,做个小生意远比种地强,日子要好过得多,所以,这片土地一直荒着。富察大人看着喜欢,便花了千把两银子买下来。

第一步,雇了一百民工,从东北向西南,挖了一条渠。中间挖深挖宽,成为一个湖。湖的面积占地约三成之多,挖出来的土加上从外面运过来的石头,垒成连绵起伏的土石山。第二步,渠的两头接通外部水源,与运河相通。在渠的沿线,开挖多条横向的水沟,向四周辐射,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面。

渠挖好了,富察老爷请来苏先生堪舆,工匠定夺,遂定下蓝本,择了黄道吉日,放鞭炮,开始施工。

造园子跟做苗圃不一样,园子的重心是人,人气的存在在于屋宅,在园子里面造屋宅,须随着园子的布局,随着地势起伏,造了屋、厅、廊庑、台、阁,还在假山旁边用石头垒成蹬道,方便攀援登高。

富察大人计划在此造八处屋宅。大人一定要把屋宅造成既美观大方,又气宇轩昂,高雅幽静的园子,为人造园,情留于宅。

按照造园规则,大园宜密,小园宜疏。小园植物适宜落叶,疏朗,不显得局促,大院不宜过疏,显得荒凉空旷,该园按照面积来看,只能算是中等园子。这里既不宜过疏,也不宜过密,应该疏密得宜。在设计上须下一番功夫,营造一种幽深感,既不让人觉得局促,也不能让人觉得一目了然。

于是,先建造主建筑,在园子的中心地带,高处,依假山面湖水,造了一座主屋宅。

主建筑很费神,从山里运来石材,打磨成廊柱,运来湖石黄石,以便在庭前垒假山备用。

原本三间进深的屋宇,现在盖了五间。又过了两载有余,主体工程差不多了,工期却停了下来。主建筑一直在修改,因为乾隆帝多次下江南,在程家园子住过,在平桥大营住过,富察家希望下一次乾隆帝再下江南,一定要在此逗留。

臣子花费钱财和心思就是为了博龙颜大悦,然后再从皇上那里得到更多恩惠。富察御史设计建造主楼,可是费尽心思了。

楼高,进深,廊柱规格,雕花图案,都改了又改。先用了石材廊柱,觉得不够温润,改用木质廊柱,用一人抱的柱子,觉得不够气派。用商船从南海运来二人合抱的木头廊柱,不幸运载木头的商船在海上遇到海盗打劫,货物没了,廊柱也没了。

最终还是启用当初废弃的汉白玉廊柱。历时半年,终于打磨好了,然后雕龙镂凤,烧制专门的砖石,在砖头上篆刻瓦当。又历时一年,造造改改,修修建建,才算完工。

然后,又花费很多时间再修建其他的楼宇。一切造园收尾事宜结束,园子落成,今日晨时,三十多个才子在南大门集中。大家驻足观赏,淮安城的才子来了二十人左右,另外是客居淮安的外地才子,临时路过淮安的旅人。这里有程家二少、三少,赵家三少,齐天佑等等。另有四位陌生的公子,乘着轿子前来。淮安城里没有见过这四位公子,一色儿的白面书生,儒雅俊俏,气度不凡。他们手持折扇,头戴秋帽。从西南正门进入。

正门高三丈,门脸上有马头墙,高脊飞檐,青砖青瓦清水墙。朱漆大门弘阔气派,门脸上赫然两个大字:紫园。

“紫园”两个字寓意紫气东来。门额牌匾并没有用烫金大字,而以玉石雕刻而成。原本是用金字镶嵌,富察大人左看右看,觉得有点俗,像是寺庙的门脸,于是着工匠凿了,重新做,做成了大气雅致的墨玉门匾。门口四个石狮子分卧两旁。

进入大门,古木参天,名贵的树木是富察大人让货船从深山老林运回来的。所幸经过园艺师傅的精心栽培,多半存活了下来。林间曲径通幽,路由条石铺就。

前面一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