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遇(1 / 2)

掌印儿媳 古月十八 1399 字 4个月前

林露青出身小富之家。爷爷解放前就是做进出口药品生意,爸爸是师从家学,也是主攻进出口,林露青也按部就班留学读商科。

三年前,林露青在剑桥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师从Matthew Elliott,刚获批一笔奖学金研究微观经济学。每天意气风发,一杯咖啡一片吐司可以做功课到深夜,写报告写到手抖。奔走各个名教授的讲堂,查一切可靠的数据,数字建模,不断修缮理论模型,引入外生工具变量,准确模型系数。Elliott教授有一次说,“Lin,中国的广东人有句谚语我不明白,能不能给我讲讲?什么叫长命功夫长命做?”林露青笑了,这位中国通,可爱的老头儿,让她注意身体呢。可是她不累啊!她想过,以现在世界上的生产力水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过得好,吃得饱,可还是有太多太多人过得很苦。一定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林露青愿意去努力寻找。

伦敦的天总是阴晴不定,以阴为主。露青回宿舍的路上,又下起雨来了。露青到英国时日尚浅,还没养成晴天带伞的习惯,倒也不怕淋湿,可刚买的几本书就要遭殃了。露青看了看,天色已晚,路上也没人,干脆脱下外套包着书,一路跑向宿舍。雨慢慢下大了,露青不防与另一个人撞在一起。两人一齐开口说excuse me,再一抬眼原来是祖国同胞。两人跑到一个屋檐下,抖落雨水,彼此打量都是落汤鸡的形象,本来尴尬的场景不知怎的变得搞笑,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带着笑意,男人伸出手来,“特里蒂尼学院,张学仁”,露青把外套和书放下,握住男人的手,“我也是,特里蒂尼经济系,林露青。”

“露青,露青,是不是出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是,不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有什么深意吗?”“没有,就是小时候老是不会写蜻蜓的蜻字。”

男人笑了,看到露青的外套包着书,问道,“是什么传世孤本值得你这样保护?”露青打开外套,露出神雕侠侣四个大字。

男人又笑了起来,眼睛闪闪发光,“金庸?好,妙!果然值得你牺牲外套!”

露青看着他,认真地说,“我在国内学习累了就看金庸,出国的时候没带出来,这边又都是英文版!我这好不容易从China town 弄到的,很好笑吗?”

“我明白,我也喜欢看,等有机会我们一起讨论下。”男人脱下外套披在露青身上。

“你干嘛?我不冷啊。”“我知道,你穿着吧,反正我知道你是谁,改天再还我!”张学仁跑远了。

露青回到宿舍,一照镜子,顿时了然。雨水让她的白衬衣变成半透明,内衣看的清清楚楚。不由得一阵红晕上脸。张学仁?这名字不错。人高高的,眼睛大大,衣服也有淡淡木质香味,露青对男香没研究,只觉得是冬日暖阳的味道。

第二天放学后,露青洗净又烘干了衣服,用一个漂亮袋子装好,打算打听下特里蒂尼学院男生宿舍在哪里,突然有人在楼下喊露青的名字。

露青从楼上飞奔下来,“这么着急要外套啊?我洗好了,正要找你。”

张学仁认真地说,“不着急要外套,我来问你一件重要的事。”

“什么?”

“你吃晚饭了吗?”

露青也笑了,“没吃。我来请客,谢谢你借我外套。”

“我来请,谢谢你帮我洗外套。”

两人一路谈天说地。“你是第几年?”露青侧脸问。

张学仁想了想,“算第一年。我刚到这儿。”

露青不由得得意,“叫我师姐哦,我是研究生第二年啦!”

张学仁眼里带笑,“我肯定比你大啊,而且我来是....”

露青笑着打断了他,“不论年纪的,谁让你是第一年?”

“好!师姐!那你多教教我吧。”

露青就真的给他介绍了很多学校里种种,一本正经讲所见所闻的样子让张学仁移不开眼睛。

露青冲他摆摆手,“你听到了吗?我说,马上要来一位新客座教授,听说也是亚裔,可厉害呢。具体是谁一直保密,怕被别的学校截胡,最近才知道一点点消息。”

“你觉得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头儿吧,做到教授年纪不会轻。”

“恐怕未见得。以后我能再来找你吗?嗯,师姐?”分手时张学仁问。

“随时欢迎!”露青大力摇了摇他的手。

第二天,是新教授的课,露青和室友早早跑到教室占座。本来坐不满的课堂今天人好多,不少外系的同学也来一探神秘“嘉宾”。露青打开笔记本电脑,找出录音笔,一抬头,教授已经站在讲台上了。“大家好,我叫张学仁。英文名叫Shane Chang。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研究微观经济学。我们都知道这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