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男儿本色(1 / 2)

大庆李延安 肥猫vp 1032 字 4个月前

上元节虽然已经过去,但街上的红绸彩灯仍挂着少许,道上的烟火废料未完全清理干净。

玲珑塔上方诗墙上的诗词金句多了一些,但最吸引人的是最上方的那一块石碑。

往日里早已落满灰尘的空石碑,如今迎来了它的新春。

凡是路过此处的人,上至权贵下至官民,皆是会驻足仰望,观赏一二。

人不在,余韵尚在。

不过今日惊动京城的不止是这一篇宵灯诗会上的绝世佳作。

此时庙堂之上,被一封所呈上的请辞奏折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巢州知府丁常青,以病重为由辞去官职,告老还乡。

朝堂上,天元帝翻阅着手中的奏折,朝堂下,群臣俯着身,双手握着笏板无人敢吱声。

这些官场上的老油条都明白,这则消息意味着什么,同时也在提醒着什么...

京察!

...

茶足饭饱,李延安心满意足地呲着牙。

这一顿是他这辈子吃过最满意的一次饭,一个人便吃了近两份的吃食。

孙长连如约地分给了一些,因为已到达练气境,胃口反而没有那么大了,只比正常人多一点。

“头儿,县老爷还有十多日方才入京,但你手头的税报和老爷的亲笔信已经交往了吏部,朝廷那边为何还不见动静?”

李延安双手抱着后脑叼着牙签,看了看天色,已然是下了早朝的时间。

“再等等看吧,毕竟大批的税银还在入京的路上,光是一份税报可能还不足以证明什么。”孙长连口吻老成地回应。

其实不光是李延安,他心里也正纳闷着呢,当日把税银交给吏部员外郎时,手头的税报和信件也一同呈了上去。

如果是一纸公文,无凭无据,倒也说得过去...不过若是有人将此事压了下去呢...

吏部的人并未将税报呈给天元帝,又或者是动了一些手脚...?

说起来,当日的员外郎不过只是走了一下形式,连银子都没仔细清点...孙长连皱起了眉,大手摩挲起下巴,内心有些不安起来。

李延安看了眼忽皱起眉头的直属上司,心里也或多或少地猜到了一些。

果然没有这么顺利,不过这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王县令所走的路,是刚烈之道。

京察在即,自家老爷恪守在外多年,百姓疾苦都看在眼里,也深知朝野上下遍地的衣冠禽兽,只为一己私欲一家之幸,从未给世间百姓垂下过怜悯的目光。

故此以身入局,自损八百而伤敌一千,事成之后或许能如愿,但也会成为权贵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古往今来,做忠臣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李延安将嘴里的牙签取下,嘴里咀嚼着刚刚挑下来的肉丝,举头望着天空。

大雪还在下,天空也是乌蒙蒙的,混沌中的一个角落处虽有几缕碎金洒下,但也抵挡不了这漫天的风雪。

“头儿,闲着也是闲着,带我去京城逛逛吧。”李延安收回视线,胳膊肘顶了顶身边的孙长连,笑着说道。

他们这种小角色,何须庸人自扰,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没有那个实力去改变。

...

“啊,这里其实我也不太熟。”孙长连挠着头。

“你不是来过几次吗,连诗会都有幸见过。”李延安笑着追问了一声。

“那几次是在外城,上一次诗会也只是趁庆典时内城守卫松懈偷偷溜进去看了几眼。”

孙长连交不起内城的城门税,所以对于内城基本也是个盲人。

“那头儿前几次送完京师的镖后,休沐的时候一般去干什么?”

“去勾栏啊...”

勾栏在庆国便是妓馆,面向于民间,一般情况下的平民百姓去那里无非是听听戏曲,看看勾栏戏子们跳跳舞,扭扭臀,饱饱眼福的。

听戏喝茶需要一钱银子的桌酒费,但也可以在那里多花些银子,享受一些特殊服务。

话题一转到勾栏,孙镖头便来了兴致,他拍了拍李延安的肩膀:“丰年,我认识好几家不错的馆子,今儿我带你去勾栏耍耍,见见世面。”

李延安还待在炼精境,一样是武夫的孙长连知道对方还是个雏,所以说这话时很有分量。

对于这位下属,只要不拔枪,问题就不大。

“你不是对内城不熟吗?”

“咳咳...朋友举荐的。”孙长连找了借口。

“那头儿请客吗?”

“好几钱银子呢。”孙长连犹豫一下,最终拒绝。

好几钱银子...可我就几十个铜板了,你又不请客,咋去...?

李延安沉声道:“我不是那样的人。”

破了身,他这辈子都别想入练气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