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牛立德的进退两难(1 / 2)

杨闻涛休了三天产假就回去上班了,虽然他一直也都很辛苦,晚上女儿有什么事,他是第一个冲上去抱起来的,余加加自认为她这个亲妈没有爸爸的抱得多。

更难得的是,杨闻涛并没有因为晚上要照顾女儿,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更难得的是,因为当了父亲后,责任感和细心程度提升了,这些也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反过来提升了工作。

这段时间单位的领导对他的评论较为正面,认为他为人稳重了,做事也周到了,敢于承担事情了,又要计划着再考验考验他。

要说他是自己主动作为,那倒也不是,他就是非常简单地认为,有了孩子后,要教育他们,起码得以身作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说得过去才行,不然就没有资格,缺少底气。

在余加加眼里,这就是进步,而自己却要再接续上几个月前的工作和生活,这就相当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牛立德对余加加很解了,他能感觉到余加加的这股心气。 他忍不住想找余加加谈谈,希望她不要如此偏重工作,生活还是有很多事情比工作重要的。但是,他找不着开口的机会。

终于在余加加回来忙活了一个月后,牛立德单独留下了她。

“怎么样了,有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牛立德问。

“已经差不多了,生了孩子之后,记忆力确实会受影响,反应也慢了很多,忍不住会想家里的孩子,但是这些都是可以调节的,现在感觉良好。”余加加说。

“加加,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哈,如果不需要工作,你最想干什么?”牛立德想先从铺垫开始。

“没有想过,我觉得我出校园以来,我的最大价值就是通过工作来实现的,如果只是放假,我会休息,学习充电。”余加加回答。

牛立德知道再难开口也得开口了:“加加,你也知道,今天年我们公司发展情况不太好,新项目比去年少了一半,但是维护老客户的成本增加了不止一倍,按理说疫情后,应该是缓慢地回温才对,但是情况却相反,当然大环境都是如此。但是,你想没想过,我们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还是客户的变化。”余加加说。

“客户的什么变化?”牛立德追问。

“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潜在的风险或者危机,那就是最早的那一批大客户,是靠牛总你的人脉关系打下的合作基础,主要说来就是,决定项目是否合作的那些人正处在关键的位置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我们没有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对他们的依赖,那么,他们的位置一旦有变化,就会影响我们的发展,即使客户不违背契约精神,但是新产生的需求就不一定再找我们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余加加其实思考过很多次。

“不愧是跟着我打天下的,早就想到了问题的根本。”牛立德说着递给了余加加一份客户调研材料,他接着说:“这是半年以来我统计的以前的老客户合作项目负责人员流动情况,他们有的已经高升了,有的已经调离了原来的位置,还有的犯事了,这些项目未来再继续找我们合作的不足三成。即使合作,由于我们的人脉关系疏离了,薄弱了,对现在那些起决定作用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威慑力了,将来的项目款收回都是个难题。这就是当年我们没有冲进市场里,完全靠实力拼搏杀出一条血路来,而是妥协于世俗人情,选择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后果。终于来到要面对这后果的一天了。”

“牛总,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了,我不怕从头再来,重新出发。”余加加表决心。

“但是我怕啊,加加。当初我们只有三个人,敢破釜沉舟,是因为涉及范围就是我们三个人,大不了穷光蛋嘛,失败了就去找班上,考公考编也来得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三十多号人,工资、社保这个压力太大了。我们想从头再来是一回事,而他们愿意不愿意跟又是另外一回事。一旦收入减少,财务困难,可能那个时候背刺我们的就是自己人。”牛立德说。

“其实,我们有过一次蜕变的机会,是被我耽误了。”余加加认真听着。

“疫情之前,某知名互联网大厂来找我谈过收购,开了丰厚的条件,其中之一条件是要求我继续给他们打工,他们来决定你们的去留,增加新业务类型,你们每个人都要背上KPI。我没直接答应,告诉他们要考虑几天,当时和你嫂子简单聊过,她支持被收购,她希望我能从当时的忙碌的状态里解脱出来,因为我的身体健康、我与家人的关系都需要好好改善了。”

“但是,我拖了几天之后,结果疫情来了,收购之事就不了了之了。当时我没有后悔,但是现在回头想想,后悔极了。”

“其实被收购了,也未必是好事。本来你是老板,却变成打工的了。我们没差啊,跟谁干不是干啊。”余加加开了个玩笑。

“我没差好不好,我也可以拿着钱就走人,把你们都卖了,任你们被人宰割,由着人鱼肉。让你们体验一下真正万恶的资本家多么黑心!”牛立德义愤填膺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