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1 / 2)

大漠孤烟直 卿之只 1592 字 11个月前

前尘往事说到此,房桂便不再说下去,怀明和拉善丽王等人兴致未消,却也不再问下去。

他们虽未真正经受过,人类的苦悲却是共通,话毕后每个人的脸色都暗淡了几分,他们都知道后来的结局,皇上最后并没有留下李重隆的性命,汉北王府上下几万亲友以及士兵挡不住大瑞的炮火,苟延残喘数月。

除此之外,大瑞数百文人就汉北王府灭门与昱宽舒惨死一事呵斥反抗,数落当朝皇上昏庸无度,执笔书写李欢隆妄为天子,意图起兵推翻大瑞,但起兵未捷,凡是参与当年一事的百官都被活埋骨,就连知道一点背后原因的人也同样的下场,后世之所以不知道往事,便是因为此。

后被李欢隆的侄子,也就是李槐太上皇篡位,重新立国为昊元,内忧外患之际大瑞与西郊国皆消散与烟火之中,几年的生灵涂炭一直没成个国家样,直到后来才休养生息之后才慢慢恢复。

沉浸多年的秘密被说出来了之后,房桂终于泄下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保守秘密了多年,此番终于说了出来,心里也舒坦不少。”末后露出释怀的笑意,也叫他们也不要太过沉重。

其中就有人问是不是要报仇雪恨 。

他依旧笑着说,“涉及当年事件的人早已不在了,如果报仇的,那早就该报了。”

“此番说与大家,不是为记住仇恨,只是房桂觉得,其中有些事情该是要浮出水面。”他似乎有意对着怀明说道,嘴角藏着不明笑意,“同时也是感念先人罢了。”

“没想到此事背后竟是如此。”怀仁感慨道,不觉又对房桂多了几分敬佩。

两人抿嘴而笑。

正当众人都在为这个久远的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怀明却是意外安静,相比于在场所有人,他算是最感同身受,遭遇虽未一模一样,却也是落难放逐之人,想到自身不免更加悲伤。

拉善丽王正好坐在他旁边,见他神色泛白,便担心了起来,生怕病疾又犯了,故问道,“是不是又头痛了?”

“无事。”眉宇上落下点点有忧愁,让原本清冷的面庞更加惹人心疼,一想到陈年往事总抑制不住,知道脸上无所谓的假笑瞒不过她,憋住在胸腔的那一口气被驱赶了出来,人变得轻松,“我在想他为何要与我们说这些。”

此番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自己,实在不难猜想是计划取信于自己了,想来之前的的事情尚无人知晓,心里生怕会出水面祸乱,还需谨慎相待。

拉善丽王也瞧出来了,先朝的遗臣,在这节骨眼儿来北漠,还将往事说得如此详细,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给了怀明一个会会他的眼神之后,便转向房桂,此事他正与怀仁聊得正起劲。

“听房先生说了这么多前尘往事,我更好奇的是你又是如何逃出去,到我北漠来。”洞穿人内心的眼神直射着房桂,能招架者屈指可数。

房桂还是经受住了,毫无遮掩直面他要投靠这片土地的王,既是来的,便早已想好了安身之法,用远方来客的姿态,一问一答皆有笑意,“房桂先为西郊国而后大瑞,历经多朝,想来杀我之人不计其数,皆是为当年的秘密而来,如今房桂亲自上门,自当也是拿着诚意来。”躬身道。

现如说的,便是关于在座所有人的命运了。

“李姓天下经久不衰,可从未出自纯正世家,一朝不容一代,世代相杀早已成为民间闲话。”

高歌之际又停了下来,目光还是落在怀明身上,停留短暂继续说道,“北漠虽不为李姓,却是瓮中之鳖,先帝李欢隆意图将西郊国汉北王府一把火烧烬,却没成想最后却被自己的外甥夺了去,而后太上皇起家,也是一番权谋才继续稳定李姓天下,巧了,人人也作了对比。”

“北漠活着的权利,不在自己手上。”

当年太上皇风风火火踏遍神州大地,英雄之气可谓传遍了五湖四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同样,舅舅之名便也成为了不堪回首的过去。

哈哈哈——

他发疯似得大笑,慢步走到拉善丽王身侧,想闻闻周围的血腥味,满意一笑,又转身走了开,掠过怀明,径直走到怀仁一旁,“想要挣脱牢笼的,房某不敢说绝对,至少不会输得太难看。”古往今来太多高傲的人把事情认准,他不愿。

末后还特地叮嘱了一句,“相信拉善丽王是最清楚不过了。”

他并非赌,到北漠来是必然,而王的找那,也是必然。

怀仁一直以来奉房桂为大师般的人物,相信之言如同出自自己口中,刚刚坐下来这会儿有欣喜得跳了起来,“房先生所言不错,所言不错。”

拉善丽王倒不爽了,“你从未接触官场,何来的不错。”这一口给他噎了回去。

不过她也并非否认,如今北漠的艰难处境却是有目共睹,多番灾难出现,又碰上难民潮,确实不像巧合,也惊讶于房桂竟是能一眼看出,不过要是这样就能把她吓到,未免也太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