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水师问题也很多(1 / 2)

“臣没有意见。”

当着这么多勋贵的面,黄嘉善有意见也不好直接说出来,更何况他是真的没有意见。

“既然如此,回去之后,你们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一起商议出一个可靠的章程,呈报上来。”

朱由校看了看众人,开口说道。

“臣等遵旨!”

众人起身,齐声回答。

“没什么事情话,就先散了吧。”

朱由校又说道。

“臣等告退!”

众人拱手,慢慢的退了出去。

“去西苑。”

看着他们离开,朱由校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开口吩咐道。

朱由校一边走,一便在考虑,若是陆军的改革方案通过,再过两年等到新式的战舰建造完成,海军的改革也要进行。

现在大明船只的种类多样,如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等外,还有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福船等。

上面装配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就以福船为例。

舰首装备大发贡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迅雷炮20门,喷筒60个,噜密铳10支,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及冷兵器上千。

上面有乘员64人,其中水手9人,战士55人,编为5甲。

一为佛郎机甲,操舰首炮、佛郎机,近敌掷火球火砖;

第二甲是鸟枪甲,专门射鸟枪;

第三、四甲为标枪杂役,兼操舟近战;

第五甲为火弩甲,专射火箭。

这样的配置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远攻近战都能兼顾。

可仔细想想就知道问题很大,现在西方几乎摒弃了接舷战,就是火炮对轰,谁的火炮多,谁就能赢,把你的船炸的不能动再说。

明朝的战船之所以装备这些五花八门的装备,主要是受到以前内河水战,以及几十年前打倭寇总结的经验。

那时候倭寇的船也没有多少火炮,接舷战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现在大明的水师内河水战几乎已经不再出现,主要的敌人变成了西方的战舰。

那些火砖、火箭、弩箭,还有碗口铳、迅雷炮作用都不大了,按照朱由校的构想,除了装备火炮之外,就是人手一杆燧发枪,另外再配备冷兵器就可以了。

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本身火炮数量就不足,只能靠船的数量来提升火炮数量,要是再装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是让人糟心。

除了武器装备之外,中式硬帆相较于西方的软帆,有很大的优点,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优点是,中式硬帆操作方便,可以通过滑轮吊装,所需人员少,航行时间短,不过它的风力利用率高,迎风效果好,特别适合近海及内河贸易。

缺点则是:只有一个支撑点,帆的面积是有限的,而大量使用的木质骨架也限制了吃风的能力,航行速度缓慢,跨洋航行效率低,不适合海洋贸易和勘探。

中式硬帆的运载能力也较小,因此能够装配的火炮数量有限,硬帆只能升到顶部,不能根据情况调整帆力,不利于海战和应对一些紧急情况。

反观西方的软饭,受风力面积大,不管是航行速度还是运载能力,比起中式的硬帆都有很大的优势,软帆可以一点点的调整大小,根据面临的情况,有利于海战和避免岩石。

缺点也很明显,现在西方大船的帆由方帆、拉丁帆和斜桁帆组成。滑轮只能用来调整绳索,不能直接升起帆。操作复杂,需要的船上人员数量多,升帆时间长。

总之中式硬帆适合用作中小型渔船、近海商船,作为大型远洋商船和海战的战船完全不合格。

之前郑和下西洋,看似是远洋,实际上几乎都是沿着海岸线在行进,极少有长距离的跨洋航行。

反观现在的西方,不管是从欧洲到美洲,还是从非洲到美洲,距离都不近,更不用说从美洲到亚洲了。

当然现在想要改,肯定来不及,这些已经改装的战船,也可以留下,以后可以作为近海防御、巡逻使用。

新造的战舰,朱由校已经决定按照西式的战船来,毕竟摸着石头过河是最简单的。

很快西苑便到了。

西苑顾名思义就知道,原本这是一个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用来供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后来嘉靖皇帝因为迷恋修道,嘉靖二十一年,差点被宫女勒死,从那之后就不住在紫禁城,转而住到了西苑万寿宫。

这一住就是二十年,嘉靖四十年,万寿宫受灾,他转而居住到了玉熙宫,呆了半年第二年又住到了万寿宫。

之后几任帝王都没有再西苑居住过,朱由校考虑到自己与水无缘,不想溶于水,所以轻易也不到西苑来。

不过即便是没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