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徐光启在行动(1 / 2)

“殿下所言甚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他们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想造反是不是违法了。”

徐光启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

“太祖皇帝不就是如此,这才参加义军反抗元廷暴政。这些日子,我学史,发现新的王朝建立,一开始大多都是大治之世。”

“这固然有开国皇帝雄才大略的缘故,也是因为经过王朝更迭,战争频发。百姓在战乱中死去很多,大量的土地抛荒。”

“一旦天下太平,百姓百年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可随着人口繁衍,土地越来越少。有了天灾人祸,百姓只能抛售土地,给地主当佃农。”

“除了要缴纳朝廷的税,还得给地主叫租子,能吃饱饭都成了奢望。再遇到天灾人祸,百姓活不下去,便只能再揭竿而起,如此循环往复。”

“若是泰西人发现的新大陆,为我大明所有,那么大明或许能跳出这个循环。”

朱由校想知道,徐光启对西方的殖民态度。

“殿下所言甚是,只是自从唐之后,无论是宋,还是本朝,都没有了向外扩张的心思。”

“永乐宣德年间,三宝太监数次下西洋,却没有发现新大陆。若是那个时候,大明便发现新大陆,或许眼下大明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

徐光启对朱由校的说法十分认同。

“是啊,若是当年三宝太监能发现新大陆,我大明何至于此。宗室们乐意侵占土地,就把他们分封到新大陆,爱怎么占就怎么占!”

提起郑和七下西洋,朱由校也是扼腕叹息。

当年的大明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可却没有对外扩张,最好的机会没有把握住。

“根据臣的了解,泰西之人对于新大陆的探索还在继续。新大陆土地之辽阔,数倍于大明。”

“若是朝廷能够重视此事,我大明现在奋起直追,也不算晚。”

徐光启对于西方的事情了解颇深,自然也知道西方各国的大概殖民情况。

“我希望以后这些事情,能在我的手中实现,哪怕是大明朝没了,我炎黄子孙能有安身立命之所。”

朱由校一副大气凛然,为子孙后代计的模样说道。

“殿下能有这般心思,便已经是殊为不易。只要殿下心里装着天下百姓,绝队是有为之君。”

徐光启真心感慨道。

“以后还得仰仗徐师傅多多辅佐!”

朱由校向徐光启深深鞠了一躬。

“臣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和孙承宗一样,徐光启也是十分激动。

霎时间迎禧宫一副君臣相知的和谐景象。

“奴才该死,方才徐大人在,不能说实话。”

待徐光启离开之后,魏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磕头。

“起来说吧。”

朱由校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奴婢不敢,殿下就让奴婢跪着说吧。”

魏朝不愿意起来。

“那就,孤就听你说。”

见他这个样子,朱由校就觉得这事不妙。

“其实皇庄多收银子的事情,陛下也是知道的,当然陛下不知道多收了那么多,但是多收陛下是知道的。”

魏朝说起了皇庄多收银子的事情,还把矛头指向了皇帝。

“行了,此时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过以后这种事情不能瞒着我,你可明白?”

果不其然,事情和自己那个皇爷爷有关,不过朱由校也不想就这么放过魏朝,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

“奴婢明白,日后奴婢对殿下,绝不隐瞒任何事情!”

魏朝连忙保证道。

“起来吧。”

朱由校走回书桌旁,这才淡淡说了一句。

“谢殿下,谢殿下!”

魏朝连声道谢,麻溜的起了身,然后低眉顺目的站到了一旁。

再说徐光启回到了詹事府,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一直在思考今天朱由校说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事情,以及给汉字注音。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思索了一会之后,他提笔给好友李之藻写信。

将今天和朱由校的谈话写了下来,还特意用了白话文。

没别的,就是想试试效果。

信很快写完,他便开始琢磨起了给汉字注音的事情。

听到朱由校说用符号代表字的发音,第一反应就是拉丁文。

原因很简单,拉丁文字本身就是表音字,不像汉字还有什么象形、表意之类的,就是用不同的字母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新的单词。

这样做,只要认识字母,在知道拼读规则,就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当然什么意思还是要记得。

对于国人来说,学这种字母文字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