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1 / 2)

回到听雨轩,晚晴并没有急将这个消息告诉翠屏,若是刚进府的时候,她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找翠屏商量。可是现在,她已经学会了隐藏心事。

晚晴素来没有晚睡的习惯,只是她现在白天上课,晚上要编扇子,自然就睡得晚了。

翠屏看着她用砍刀将竹子劈成两半,又用篾刀将竹子分成极细的竹丝,在桐油里浸泡得软了,再编成扇子,不禁咋舌道:“小姐,原来你的手还挺巧的”。

“姑姑,那是因为您自幼在南宁王府那样的富贵人家长大,不知道这些,我们村里的女孩子,哪个不会编这个”,凤凰将竹丝一条条从桐油罐子里取出来,插嘴道。

这时候,小书突然进来报:“小姐,太太派人给您送茶叶来”。

晚晴便道:“让她进来”。

只见一个十七八岁面目清秀的姑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罐子茶叶:“大小姐,太太说这个茶叶好,您准爱喝”。

翠屏的眼神闪烁了几下,便对凤凰说:“你带着小书去厨房烧开水,小姐最爱喝这茶叶了”。小书和凤凰走后,翠屏便道:“小莲姑娘,现在房里无人,你有话尽管说吧”。

小莲便道:“近来,太太有心想把大小姐尽快嫁出去,目标便是工部尚书姜大人家的嫡长子”。

晚晴有些惊讶,原来这莲儿是翠屏买通的眼线!

“莲儿,这是太太的意思?还是老爷的意思”?翠屏问道。

“是太太的意思,老爷也不反对,只不过,太太打算到宫里求太后赐婚”。

晚晴拿着篾刀的手忍不住一顿。

让太后赐婚,这个主意打得还真不赖。

皇上迫于太后的压力,估计会答应的吧,这样一来,姜家也不好问杜府追查郡主嫁妆的下落。到时候,胡氏只需做做样子,给她一点嫁妆,就把她给打发了。又杜绝了她成为太子妃的可能性。姜家只是个尚书的官儿,没有世袭的爵位,又能风光多少年?日后杜桐得了势,要打压姜家,乃至要她杜晚晴的命,还不都是一句话的事。

莲儿说完,便告辞走了。

“小姐,此事,需得想个应对之策,不能让胡氏得逞了”,翠屏一脸的郑重。

晚晴沉吟不语,脑海中瞬间转过无数个念头。

怎么办?她能怎么办?正如翠屏所说,老太君即便对自己有维护之情,那也有限得很,父亲终究是以整个家族的荣辱安危为重。

总不能直接跟父亲说,要追查母亲的死因,要替母亲报仇雪恨吧!

太子,如今,唯有靠太子,才能度过这场危机。

可是,究竟该怎样借助太子的力量呢?

狐假虎威?靠不住了,到时候赐婚的是太后,太后连皇上的账都不买,还能买太子的账?

只有让太子直接帮,先下手为强。

“小姐,您心里怎么个打算,得告诉我”。

“姑姑,这莲儿姑娘”?

“莲儿是太太院子里打杂的,虽然进不了卧房伺候,可是卧房里的秀花却是她的亲姐姐,她探听到的消息,绝对可靠”,翠屏道。

“可是,她这个人,可靠吗”?晚晴有些狐疑。

“小姐放心吧,莲儿是东厂的人,不但忠诚可靠,而且身怀绝技,是绝对信得过的”。

晚晴吃了一惊:“东厂?姑姑,您居然能调动东厂的人”?

翠屏脸现犹豫之色,顿了一顿方道:“是你外公留下来的人脉,你外公堂堂南宁王,东厂里还能没几个人”?

晚晴嗯了一声,不再追问,可是,翠屏脸上那一抹犹豫之色,她却尽收眼底。

一直以来,从翠屏的话里话外,晚晴都能感觉到翠屏有事瞒着自己。而自己的身后,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保护着自己,在翠屏的心里,这股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过世的外公留下的势力吗?

“小姐,而今之际,是如何度过这场危机”。

晚晴点了点头,想了一想,她说:“姑姑,我今晚赶工,将扇子编好,明日晚膳时分,可求见太子”。

翠屏又问:“见了太子,你打算如何说”?

晚晴便道:“我今晚慢慢想”。

第二天,晚膳时分。

朱昭刚喝完小半碗鸡汤,心墨就来报:“殿下,晚晴小姐给您送扇子来了”。

这才两日功夫,就编好了?看来,她是真上心了。

朱昭心里美滋滋的。

“臣女见过太子殿下”,晚晴进来行礼。

朱昭抬头,只觉得眼前一亮。

晚晴上身着月白色夹袄,配一条月半色罗裙,如云的发髻上,插着珍珠宝钗,垂着珍珠步摇,颈下垂着一串明珠项链,连夹袄上的扣子,都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小珍珠。

这一身素净的打扮,再配上她窈窕有致的身段,清艳的面庞,仿佛让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