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1 / 2)

御书房里,保定帝合上手中的奏折,有些疲倦地闭上眼睛,养了会神。

承恩见了,就将一碗参汤放在他面前:“陛下,喝点参汤提提神吧”。

“哎,到底是老了,一岁年龄一岁人呢,要是在朕年轻的时候,这点奏折又算得了什么”,保定帝忍不住感叹。

“太子殿下也成年了,陛下若是在劳累,何不将殿下召回宫里,让他帮您一二”。

保定帝微微一笑:“朕何尝不想,可是,他不是还没娶媳妇吗,得让他先把媳妇给娶进门,才能让他学着参政”。

见承恩不语,保定帝又问:“最近昭儿的动向如何”?

“陛下,莲儿今早刚来报过,殿下拒绝了董家的试探,进一步跟晚晴小姐接触,安国公夫妇都瞧出了端倪,打算求太后娘娘将晚晴赐婚给工部姜大人的嫡长子”,承恩慢条斯理地禀道。

“哼,朕瞧着,这孩子有点怂包了,你说,要不要给他点拨一下”?

“陛下,要说这事,殿下可真比不上您当年啊”!

“一个女人的心都弄不到手,将来还有本事治理天下,这小子,就这点出息,承恩,你说,朕要不要再利用此事激他一下”?

承恩会意,正要说话,就见小太监来报:“陛下,太子求见”。

“让他进来”。

朱昭进来见礼后,保定帝便道:“昭儿,你这趟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儿臣想求父皇一件事”。

保定帝便问:“何事”?

“儿臣想求父皇,将兵部侍郎杨达成的嫡长女,赐婚给工部尚书姜大人的嫡长子,还望父皇成全”。

“这两个人的婚事?你也要操心过问?这两家跟你有交情”?保定帝反问。

“西宁王的世子简宁与那姜家长子是至交好友,他来求的儿臣”,朱昭随口编了个理由,他想,反正父皇也不会去查证此事。

保定帝心里暗暗好笑:“昭儿,看来,是那姜家公子心仪杨家小姐了?那父皇可得先派人问问杨家和愿意这门亲事,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父皇也不能乱点鸳鸯谱吧”。

朱昭一听,有点急了,这以往给大臣指婚,也没听父皇说要先问过谁家的意思啊,父皇今儿是怎么了!

想到这里,他又道:“父皇,这杨家小姐养在深闺之中,不可能有意中人,姜家长子无论是家世还是年貌品性都配得过她,这不就是一桩金玉良缘吗?为何还要巴巴的去问”?

“若姜家公子真喜欢杨家小姐,叫他自己上门求亲去”,保定帝冷冷地道。

朱昭瞬间有些目瞪口呆。

“昭儿,你不觉得男子汉顶天立地,喜欢一个姑娘家,却不说出口,整天磨磨唧唧,很没有男人气概吗”!

朱昭浑身陡然一震。

“男子汉,治国平天下,连一个姑娘都拿不下来,还怎么治理天下啊”!保定帝的声音又当空响起。

朱昭心里登时一片混乱,是的,连一个姑娘都拿不下来,日后还怎么治理天下!

晚晴的一颦一笑涌上心头,这姑娘,就算不喜欢自己,也没听说有心上人,自己为什么不去表白自己的心意!

他忽地站起身来:“谢父皇提点,儿臣明白了”!

他转过身,大踏步走了出去。

见他去得远了,承恩笑道:“恭喜陛下,恐怕要不了多久,你就要抱孙子了”。

“哼,早知他如此优柔寡断,朕就直接八抬大轿把人给抬进东宫得了”!

“殿下做事雷厉风行,很快,八抬大轿就会进东宫了”,承恩笑道。

回安国公府的时候,朱昭走得很急。

他不傻,当然听得出父皇意之所指。

心里憋着一股气,窝着一腔火,他回到了云墨轩。

这次心墨没有跟随他进宫,只在书房里整理书籍,见他似乎是怒气冲冲地回来了,不禁吓了一跳:“殿下,您这是怎么了?遇见什么事了”?

“去给孤倒杯茶来”,朱昭郁郁道。

心墨不敢多问,赶紧去倒茶。

朱昭抓起茶杯,咕嘟咕嘟将茶杯里的茶一饮而尽,手握茶杯,又想起了父皇的话。

父皇的语气里,有明显的责怪之意。

父皇这是在说自己窝囊!

想到这里,他啪地一声,将茶杯摔到了地上。

心墨浑身一哆嗦,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敢再问了。

静默了一会,朱昭咬牙切齿:“你,去把晚晴召来”!

“啊”?心墨暗暗嘀咕,这晚晴小姐,哪里又惹到殿下了,抬头看了看天,心墨知道午膳时分又到了,可是,瞧殿下脸上这股子狠劲儿,心墨决定不劝了。

他答应了一声,一溜烟跑到了听雨轩。

今日学堂休息,晚晴正与凤凰在一起商量着怎么用什么布料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