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1 / 2)

我又重活一回 圈全全 1576 字 10个月前

早上我整装待发,拿上证明材料,没让老公送我去学校,打算独自和大家一起挤公交车,再说从家到学校距离也不远,只要十分钟车程就到了。

早班车上人有点多,好不容易挤上车,车里填满了人,挤的像沙丁鱼罐头一样,人喘气都不顺畅,人与人之间没有空隙,一个手掌都插不进去。

车上的味道一言难尽,汗臭,早饭的各种味道萦绕在鼻腔,上了车没抢到位置,站着举起手拉着杆子,秉着呼吸,缓缓吐气,就怕呼吸大了憋不住吐出来。

车子摇摇晃晃走在马路上,人像在水里一样随波逐浪,拉着杆子的手,时紧时松,十分钟的车程好像很漫长,在我要忍不住吐到别人身上时,学校到了。

趟过车上的乘客,衣衫凌乱神情狼狈的挤下车,大口呼出浊气,吸入新鲜空气,恶心欲吐的欲望收了回来。

心里盘算找大鹏买辆车是当务之急的事,跟大家挤公交对我来说太遭罪了,人多味杂不说,主要是我每次坐车都要晕车,每次坐公交对我是严峻的考验。

开车上班虽然有点招摇,但在身体状况面前不值一提,有钱不享受对于自己有点亏,再说又不是没钱。

抱着资料站在学校前,仔细打量将要教学的红旗中学,眼前一扇大门关闭的铁门,左下角开了个小门,留着让人进出。

小门紧挨着是门卫,铁门右边是围墙,中间是个大操场,对面的教学楼有六层,围墙两边一侧是健身场所,一侧是红砖平房,不知有啥功用。

现在是上课时间,透过铁栏杆学校的情况映入眼帘,学校静悄悄,这个学校的校长跟爷爷是老朋友,知道我大学毕业以后要随军在海城,刚好郝爷爷所在的红旗中学是部队般的子弟学校,当初郝校长就是通过爷爷,想让我随军后,要教书就到郝爷爷当校长的学校来教书。

郝爷爷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唯一的儿子在抗美援朝时壮烈牺牲,尸骨无存牺牲在异国他乡,老伴听闻噩耗,本就缠绵病榻的身子,没拖多久就追随儿子于地下,留下郝爷爷孤零零的一个人在世上,当时郝爷爷好悬没挺住,也去和她们娘俩团聚。

多亏郝爷爷儿子部队的领导全力抢救,积极开导,才让郝爷爷走出阴霾,从此郝爷爷抛开家庭的烦恼,一心扑在教育事业,□□时,为免于郝爷爷这个知识分子受到冲击,又是部队出手,让郝爷爷来海城,在部队眼皮子底下担任红旗中学的校长,保护郝爷爷不受伤害,更是对烈士的告慰。

我和郝爷爷提前说好,不用郝爷爷到校门口来接我,我会自行按流程报道,不想搞特殊。

“蹬蹬蹬”身后传出高跟鞋敲击路面的声音,校门口这么大,我没有阻碍交通挡它道,就没管它,把它抛掷脑后,走向门卫。

右后方猛地向我右肩推了一把,一个女的裹挟着一股香风向前急走,她走的太快,只看见后背,烫着小卷,西装套装,脚穿高跟比我高的瘦高个。

她撞了人也没道歉,我想让她给我赔不是的话都来不及出口,人已走了老远。

见此情形只能算了,来到门卫向大爷打听“大爷,教务处在几楼。”

“教学楼在后面三楼,看名牌就能找到,姑娘是来找人,还是上学的。”正在门卫喝茶的大爷见我年轻,以为我是来报名的。

“谢谢,大爷,我是来教书的。”

“来教书的,看不出来,这么年轻。”

告别门卫大爷,踏入校园,空旷的操场上只有我一个人穿行,走过教学楼,来到教学楼的后方。

没想到后边面积这么大,有几栋三层建筑,一栋楼房口竖了一个牌子,简明扼要的写着办公室。

走上楼梯,上了三楼,抬头看门牌,找到教务处,一路进楼,办公室的门多数都是关上的,少部分门是敞开着,我人没有靠近,不知道屋里有没有人。

教务处门虚掩着,没有人说话,我镇定镇定,举手敲门,“当当当”

“进来”门里传出男人的声音。

我打开门,“你好,我是来报道的,这是我的资料。”

人坐着,低着头在写东西,听见我的话,才抬起头望向我。

接过我递给他的资料,埋头专注的看起来,一会笑容爬满他的脸上。

站起身冲着我伸手,我也伸手和他握手,握手后他示意我坐下“欢迎啊,小杨,我早就盼着你能来,你是高考恢复之后第一批的大学毕业生,而且还是首都的高材生,一般情况是分配不到我们学校的,如果不是校长撮合,你随军也不能便宜我们学校,海城这么多的学校那家不能去,还是我们校长的面子大,小杨,家里都安排好了吗,孩子多大了,我叫严厉,以后叫我严主任。”我的情况校长跟主任讲的很详细。

“严主任,别谦虚,我听郝校长说学校非常棒,考试成绩全市前几名,我很荣幸的加入红旗学校这个大家庭,主任,我有三个快三岁的儿子,送到托儿所去了,家里支持我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