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影流波(八)(1 / 3)

祸兮福兮,谁人能料。

皇诞正日,依照往年本是中都城中最为辉煌热闹时候。然如今中都城中五侯之家非但没有多余热闹气氛,反而各在自家巨檐黑瓦下待穿了朝服,惴惴者居多。四王府一朝崩兮,皇帝最受宠爱的两位小皇孙一死一废,众人都是心知肚明,皇帝的这个诞日自是过不好,他们这群做臣子的接下的一年中怕都不能有好日子过。

这一候便是候到亥时,宫中尚无额外讯息传出,想是这一日到底这样奄奄结了,谁知忽有宫中黄门官挨家来访,命立时入宫觐见,恭贺圣喜。众朝臣稀里糊涂、诚惶诚恐相携过了圣心宫前金水桥,遥遥抬头,只见宫檐挑起华灯溢彩,宫娥彩女匆匆来往于白石栏杆间,便有一道颀长身影峻拔飘逸,替代勃列亲候在宫门前。

那人微侧身,唇畔含笑,人世千百烦恼都俱消融在那一笑中,众臣心中都是一暖,不管从前是否结怨,当刻都已于心底缓缓冰消雪释,那人不是完颜康又是谁!

当下文武百官都是笑意盈然,簇拥着完颜康一道入圣心宫叩拜圣喜,举朝同庆,即便当中有一两个心中偶然想过此时此刻四王府凄惨落魄,但人在朝中,前盛后衰、朝生暮死本早已在意料之中,也不过一声怅叹、杯酒觞饮中也就消弭无形。

宴开半城,灯满全都。华宴中恭贺过半后,忽有后朝大妃来请,应是皇孙受难归来,心中十分牵挂。

完颜康于是俏拔出列,风姿俊赏,皇帝捻须一笑欣然,康王孙便在宫娥引领下,揖拳飘然离席。

后宫之中,照例是开了宴饮,却是大妃带着一众后宫嫔妃,既是恭祝皇帝寿比南山不老,也是要亲见完颜康安然归来,想见完颜康从前在后宫中为人逊善、处事得体,大妃华年已上,此刻亲见这皇孙生死归来,已涕泪满面,忙不迭呼唤与自己同居上座,将这小王孙安然面目仔仔细细端看了数遍犹恐在梦中。

百事稍待后,完颜康起身向诸位长妃敬酒,临到末尾,见殿西角一人盈盈站起,眸光微转,似带泪,似欣喜,正是耶律宁。

完颜康心中一怔,举杯递到耶律宁身前:“请。”

他对前数妃子都是以晚辈之礼,独对耶律宁只用了这一个请字,耶律宁也不知心中是何滋味,点头道:“好!”仰喉将完颜康所敬之酒一干到底。

完颜康转身,人已往大妃处走回,耶律宁知道机会稍纵即逝,人已开口道:“以我家乡规矩,康王孙此刻安全归来,耶律宁也当回敬康王孙三大杯,以洗晦尘!”

她此言一出,便是上座的大妃已眉头一皱,耶律宁本是契丹人,只此一点,便不是她所喜之人,此刻口出堂皇,无视人理,更惹人不喜。

耶律宁似是并不顾忌四周纷纷颜色,只低头亲自斟满一大铜杯,走出席间,送于完颜康面前:“耶律宁从前冲突康王孙之处,盼也能以这杯酒一并洗去,不知康王孙可否应允?”

完颜康慷慨接过,一饮而尽,示空杯给她:“多谢太妃赐酒!”

他二人本来年纪相仿,此刻却虚隔两辈,原来落在二人身上的责难目光便平白多出些尴尬,耶律宁倒是面上颜色如常,这时返席又满满倒了一杯,仍亲手递去完颜康掌间,此刻周围人唯恐缠连避离得远些,惟殿角一盏银灯红芒映上耶律宁面颊,耶律宁便道:“我有一事相求康王孙。”

完颜康不禁她竟敢在众人之前开口,当真胆色过人,倒有些怔住,但随即面色已定:“可是你那位朋友想通了些什么?”

耶律宁点点头:“他已答应离开。”

完颜康道:“何时?”

耶律宁怅惘一笑:“就在今夜。”

完颜康便道“好。”片刻后才是一愣,唇角猛是凝止。

耶律宁却是未瞧清那个愣住,兀自道:“他在燕京虽还有未尽之事,但此趟你在长白山的危险实是他不能预料,他自是不希望再将他身边的那位姑娘拉入危险之中,是以想送她回岛后,再作其余打算。”

完颜康听到此间,眼眶中深邃一闪而过:“我已明白。”

他似还要开口说些什么,耶律宁已笑道:“人,我们自会去府上接,但还要凭康王孙知会贺铸一声,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完颜康微立得片刻,便才点头,转身之际忽又无人听见低道了一声:“少康多谢宁妃当日提醒,博得今日一命回转中都。”

他压字极低,口中之言,自然是谢耶律宁在他离开中都前往长白山时曾提醒六王府此行或有危厄,这些字眼陡然落在耶律宁耳畔,也使得宁妃目光中情意又盛了些,纵有千言万语在口中,却苦只字难言,却听这时完颜康又道,“但流言可畏,宁妃也只当最后一次将自己置于不善之地。

耶律宁绝非纵容自己落入情障之人,此刻瞳中忽一变凉,忽又生笑,郑重点头道:“好。”

完颜康遂解身自去,转瞬间眸眼生辉,仍将大妃众人哄得眉开眼笑,笑声如常,大殿中欢乐融融,惟他方离开之地,忽仿佛是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