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申请标准(1 / 3)

第446章 申请标准

陈麟刚回塔卡大陆那边便得知了消息,协会对达拉德大陆内部所在的巨型深坑进行了爆破掩埋,深坑当中的那些巨型螺旋方尖碑到底如何了陈麟也不太清楚,不过看内部消息上并没有单独对此类问题进行讨论,陈麟大致可以猜的到这些方尖碑也随着爆破的尘土砂石巨岩被深埋到了地下。

“达拉德大陆那边肯定是不会留着这个大隐患的。”

小吴注意到陈麟也看完了这个头条消息,在一旁出声来,这倒是让陈麟笑了起来。

“说说你的想法。”

“达拉德现在是咱们的主要粮仓呗,那边上一年就产出了小麦1.5亿吨往上,水稻、玉米和其他谷物以及那些商业作物的产粮都非常可观,单靠着达拉德大陆这一个就产出了红龙协会全年的粮食产粮,我觉得这样一来是谁都会对其上心吧?”

小吴朝着陈麟出声道:“小麦1.5亿吨,水稻更是直接将近3亿吨……若是每一年这样的话,这种恐怖的产粮效率足以让我们养活全球几十亿人了!”

陈麟多少对小吴说的这些数据有些怀疑,他告诉智能助理让其调出来起源星这边产出的粮食产量数据,智能助理飞速的在陈麟的面前展现了出来一排排的现成数据信息——明显都是从起源星这边公示出来的文件当中获取的。

其中的小麦产量1.7亿吨,水稻产粮2.93亿吨,改良之后的玉米产量为4亿吨,其单单是下半年时间总产出的粮食就已经达到了惊人无比的八亿多吨,这还是在达拉德大陆并未全部改造成耕地的前提下进行的!

达拉德内陆的广阔可耕作田地实际上比红龙协会在地球上的面积还要大,在没有任何外部影响以及极端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其产出是可以惊掉任何一个地球来的农业专家下巴的……

并且达拉德内陆地带也是红龙协会委派前哨基地所进行前段科技实验的一线区域,这边田地当中进行耕作的一半不是从地球调派过来的劳动人员,而是用不完用不尽的AI机器人和大型工程机械,很多都是全新的设备机器,多数都在这边进行功能调整和各类测试。

达拉德内陆地带现在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系统,实现农作物耕种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操作。

在全自动的耕作中,农田耕作、种植、管理、收割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比如无人拖拉机可以根据预设的路线和深度进行自动耕作,无人机可以进行自动播种、施肥和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进行自动灌溉,而智能收割机则可以自动进行收割和脱粒等操作……

此外,全自动的耕作还涉及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调度和管理。

现代化的传感器、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全部都需要鼎力配合,缺一不可。

若是让科曼帝国的那群人来达拉德内陆这边种地,让他们种上上百年也根本追不上红龙协会在达拉德内陆这边的操作,更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红龙协会如此逆天的粮食产量了。

全自动的耕作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不过达拉德内陆这边的自动化多多少少还是影响到了一部分人的工作岗位,毕竟当初调到达拉德大陆这边过来了几十万人。

不过这群人都已经大部分在内陆地带站稳了脚步,他们最初按照前哨基地的指引在各处进行劳作,完成那时机器做不成的各类工作,土地平整和适配之后,机器才逐步进场接替他们的工作,协会集中起来给他们进行了各类的培训和工作分配,这才算是没闹出多大的波动。

这一批人现在在达拉德内陆地带的十二座城市当中分散居住,后续协会又从地球那边征调过来了一百来万的人员进入达拉德,大批人口一经分散之后还是显得有些稀少,几乎和地球这边的澳洲大陆差不多类型了。

达拉德内陆的重要性不亚于斯图特加这边的各类矿区,毕竟谁会嫌弃自己的粮食多,有吃的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达拉德内陆是起源星上数一数二的产粮区,协会绝对不会允许这片区域出岔子。

陨石深坑被发现之后先期进行的各类协会内部讨论集中的主要重心也是要不要解决它,陈麟当时在那边拖延的时间够长了,后续离开的时候协会还没最终做出决定,眼下铺天盖地的消息都是对深坑进行了爆破掩埋,看得出来协会内部此时已经达成了一致。

安云基地这边的工程进展速度也不慢,陈麟一个多月时间回来,整个安云基地的进度又完成了五分之一左右,作为塔卡大陆上的主要基地,其在设计之初就是按照前哨基地来的,只不过在占地规模和体积上略微有些小小的缩水,毕竟此时的前哨基地已经是经过了多次扩建和改造的超级综合型基地,安云基地肯定是不能和起源星主基地相比。

陈麟返回之后先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