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老朱来了(1 / 3)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便是年底。

明己每天待在王府,少有外出。衙署的事,也是不闻不问。倒是王佐经常入府,汇报京师变化。

这段时间最开心的人便是小家伙朱济喜,明己常常给他做新奇的玩具。教他识文断字和一些简单的道理。

朱?游走各地,勘探铁路路线。朱济喜常常在明王府夜不归家。晋王妃谢氏对此也是不闻不问。朱济喜在明王府她并不担心。

朝堂也在变化,老朱册封了一大堆勋爵。蓝玉为永昌侯,谢成为永平侯,……王弼为定远侯,皆赐铁券。汪广洋被免职流放。

在地方上,开西安府甜水渠,西安城中皆鹾卤水,不可饮。命西安府凿渠甃石,引龙首渠水入城中,解决百姓饮水问题

文治上,老朱把宋濂重新招回了朝堂,负责教授皇子皇孙。孔希学也入了朝,原本洪武十五年筹建的国子监提前面世。

奉天殿里,老朱脸上冒着寒气,显然是被气的不轻。压力骤大的朱标,此刻无比想念明己。

他还是没有明己胆子大,老朱生气的时候,除了马皇后敢劝诫老朱外,就只有明己了。

过了许久,老朱用平静的口吻说道

“标儿,咱要罢免丞相制度!”

朱标知道老朱不咸不淡的语气是动杀心了。罢免丞相制度也是老朱一直在准备的事情。尤其是国策府的成立,丞相更没有存在的必要。

“爹,儿子也支持废除丞相制度。只是牵一发动全身。还需些时日,以备万全啊!”

朱标认真的说道,他怕老朱一怒之下,抽刀子就干。动丞相牵连甚广,波及的人很多,一不小心便会朝堂不稳。

老朱见朱标和自己一条心,怒气也消了不少。感慨的说道

“咱们父子俩是被人耍了啊,被人关在这深宫里了。使臣来京,咱们竟然都不知道。”

朱标脸色也有些阴了,胡惟庸这次的确越线了。

占城国派使臣来京朝贡,胡惟庸代表中书省接见了使臣,却没将这事告诉老朱。

老朱事后得知此事,重新接见了使臣。胡惟庸将这事儿推给礼部和右丞相汪广洋。

老朱收拾了汪广洋,心里却是明白他不过是一个背锅的。这也是老朱生气的原因。

这事让重视皇权集中的老朱,有种被人架空的感觉。

“标儿,咱等不了了!丞相制于朝堂胜过水火之灾。救火救急,你得抓紧督办。”

“是,爹,儿子知道了。来人啊!去锦衣卫传旨,重责毛骧五十大板!在锦衣卫大堂执刑!”

朱标当着老朱面下旨。老朱并不觉得逾制,反而满意的看着朱标。

这道旨意去了锦衣卫,毛骧作为皇帝的刀子,不敢噬主必然会恨死了胡惟庸。

“对了,让宋濂去大本堂授课,这人还是有些学问的,让咱大孙好好学。”

老朱再次开口说道,朱标点头答应。宋濂也是教他五经的老师。他对宋濂还是很尊敬的。

“皇爷,捷报,征西大将军传来捷报。西番平定,大军不日回京献俘。恭贺皇爷……”

王德快步进殿,郎声报喜。老朱闻言大喜,快走两步,抢过军报。看完递给朱标,高兴的说道

“英儿,好样的!不愧是咱儿子!咱要重赏!标儿,英儿此番大捷,回京之日,你与咱一同去正阳门接他回家。”

“是,爹!英哥此番大捷,你可不能赏赐轻了。”

朱标出声说道,这份捷报来的太及时了。让老朱笑起来,朱标轻松不少。

沐英和李文忠是老朱留给朱标的人,还是自家人,老朱对他俩非常信任。蓝玉则是留给朱雄英的人,驸马梅殷也是如此。

现在多了一个明己,明己在老朱心里已经完全是自己人了。保皇保驾之人,老朱准备将他培养成护皇家三代的底牌。

只是明己的性子不会按老朱的想法做,也是老朱头疼的事。

“咱当然要重赏了。只是这孩子倔的紧。你好好劝劝他。对了,蓝玉那混账你找个机会敲打一番,让他明白侯爵是谁给的!”

“是,爹。儿子明白。”

老朱出声说道,朱标点头答应,他知道老朱是要动胡惟庸了,不想把蓝玉搭进去。

胡惟庸在朝堂上没少为淮西派发力,许多人都承他一份情。蓝玉与朱标的关系注定了他就是保皇派。

“对了,那混账最近在做什么?”

老朱出声问道,朱标听着有些无奈语气就知道老朱口中的人是明己。

想到明己,朱标笑了起来,心里暗道:小弟也真是胆大,不来上朝也就算了,衙署也有些日子不去了。爹可是最恨贪官庸官的了。偏偏就拿他没办法。

“小弟这些时日都在王府。少有外出。”

朱标笑着说道,老朱忙于政事。明己前段时间按时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