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明不搞闭关锁国这一套(1 / 2)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1161 字 8天前

应天城内,海诗曼带着威廉四世的问候信进宫面见了朱良均。

“尊敬的大明皇帝,我代表我们普鲁士的国王向您问好。”海诗曼恭敬的给朱良均鞠躬行礼。

“免礼吧。”朱良均笑着抬手让其免礼。

海诗曼起身后拿出威廉的亲笔信递交给了沈洋然后恭敬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普鲁士国王威廉对大明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次派我前来也是希望可以跟大明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以及商业往来。

这是我国国王的亲笔信,请陛下过目。”

朱良均接过信件后大致看了一下,随后笑道:“你们国王的心意朕已知晓。

关于建交和通商的事情,朕会让下面的人好好考虑一下。

不过,在这之前,朕倒是对你们普鲁士很感兴趣,你不妨给朕讲讲你们国家的情况。”

海诗曼心中一喜,立刻将普鲁士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方面向朱良均做了一番介绍。

朱良均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提出一些问题,两人相谈甚欢。

晚上,朱良均让李威带着海诗曼去国宾酒店用餐了。

而他召开了内阁会议,谈论有关和普鲁士通商建交的事情。

而财政部部长李中良得知后第一个举手赞成。

“陛下,微臣以为和普鲁士通商合作,一定会大大加强我们大明的经济实力。

而且,通过与普鲁士的交流,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步军部部长崔夫却表示反对,“陛下,微臣认为与外邦交往还是要谨慎些好。

毕竟咱们对他们并不了解,万一他们别有用心怎么办。”

一时间,诸位内阁官员众说纷纭,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内阁们分成了两派各持己见,反对派认为大明现在生产的商品完全可以做到自产自销,藩属国这边也在大量的售卖大明生产的商品,而和普鲁士通商则显得没有必要。

朱良均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争论不休的内阁官员们。

他的眉头不由得拧紧了,这些人说的每一样都在理。

大明现在生产的商品完全可以做到自产自销。

因为在东南亚地区除了安南、吕宋以外,其余地方已经尽归大明管辖了,国内生产的商品可以销往这些藩属国。

再加上大明的商品物美价廉,生产的商品也远销海外,再加上大明积极的开放贸易。

不少欧罗巴和美利坚的商人跨越大洋来大明购买商品回国贩卖。

但是这些洋人所买的商品大多都是固定类型的。

像什么茶叶、丝绸、瓷器、手表这一类的,基本上都是畅销货。

但是小商品就不行了,送到欧罗巴和美利坚就很难卖的动。

在朱良均的预想下,未来的大明是世界工厂,各国所需要的任何商品最好都是大明生产并售卖出来的那种。

因为殖民地体系在后世来看根本行不通,你薅殖民地羊毛,薅狠了的话很容易生事。

但是要想打开欧洲市场的话,大明的商品就需要以极低的价格来打败洋人商品的价格。

最好是能让洋人们的那些工厂被闭到半死不活,大明再趁势以个人名义收购那些工厂,彻底控制住洋人们的经济。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大明的商品在世界上畅销。

普鲁士现在就很希望和大明通商合作,这对大明来说是一次尝试的机会。

“安静!”朱良均敲桌让争吵不休的两帮人马安静了下来。

随后朱良均拍板道:“朕意已决,和普鲁士通商合作,财政部立刻拟订出合理合法且固定的关税政策,争取在一个星期之内拟订出来。”

李中良心中大喜,乐呵呵的拱手接旨。

崔夫的眉宇间颇为担忧:“陛下,臣还是担心普鲁士人的狼子野心啊,万一他们………”

朱良均想也不想的直接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宽慰道:“崔夫,朕知道你的忧虑,但是你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不止大明一个国家,大明也不是强大到可以单挑全世界的存在。

闭关锁国的教训你们也看到了。

这也得亏是我大明追赶西方现代化的脚步快,如果稍微晚一点儿,你看看倭奴国的下场还有缅甸、安南、印尼、内志那些国家,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朱良均说到这里表情变得极为凝重:“朕真是不敢想象,如果伪清政权还在的话,欧罗巴这些列强就会殖民我们,我们就会生不如死,下场也就会和那些国家一样。

洋人能比我们先发明出来先进的蒸汽机、铁路、以及完善的军备制度。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大明去学习的,为了我们的后辈,以及我们的子子孙孙不再遭受战乱,朕认为和洋人们通商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而不是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