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历史轨迹发生了重大偏移(1 / 2)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1082 字 8天前

“行了!”原本沉默的威廉四世突然起身呵斥住了二人,他快步走到窗边凝望着城市,低沉的说道:“今天就先这样吧,对丹麦的军事行动再议吧,你们都退下吧。”

负责战争和财政的两位大臣听后鞠躬退出房间,唯独道茵茨基留下来还心有不甘的看着威廉。

“国王陛下………”

“你也出去!”威廉没有转身而是背对着道茵茨基。

道茵茨基只能不甘心的叹了一口粗气开门离去。

威廉站在窗边静静的看着繁华的柏林城,思考普鲁士王国未来的道路。

………

天气越加的寒冷,越往北积雪就越深厚,圣彼得堡城已经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

今年的暴雪在11月份就来了,这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特大暴雪,席卷了圣彼得堡到远东这一大片地区,中亚的汗国、蒙古、和外兴安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

明军和沙俄军的战争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而被迫停止,双方在黑龙江进行了对峙,而盘踞在吉林北部的伪清政权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爱新觉罗·奕詝在吉轮城正式登基接替道光的皇位,年号咸丰。

年仅九岁的咸丰皇帝尚不能亲征,伪清的朝政大权便在阿尔泰和隆力奇的手中掌管,二人共同辅佐咸丰主持朝政,处理国家大事。

二人利用明俄两家大战的间隙在当地征募了大批的游牧民族百姓,让他们参军入伍,扩充大清的势力。

但是眼下大清的国库已经是穷的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国家根本养不起五万士兵,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战养战,通过进攻掠夺来给士兵们发放军饷,所以他们决定把目光瞄向了远东,吉林南面他们可不敢去,因为大明给他们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远东,迪米特里的远东军团已经全都压在了黑龙江抽不开身,这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偷袭的机会。

说干就干,隆力奇亲自挂帅指挥,率领三万由通古斯各个民族混合在一起的军队冒着大雪向远东进发。

这一次他不单单要抢劫,还要报复沙俄的背刺,可谓是新仇旧账一起算。

圣彼得堡的冬宫内,之前派去的侦察已经返回了,他给沙皇尼古拉带来了绝望的消息。

贝加尔湖的定居点被大明占领了,远东的迪米特里还在黑龙江和明军对峙,远东和欧洲的联系被切断了。

“可恶!快想办法救一救远东的军队!那可是十八万人啊!还要远东大量的土地啊!那里我们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绝对不能丢了啊!”尼古拉一世知道这个消息已经快要崩溃了,为了开发远东这块土地,他的先辈们组织了无数的探险队花费了重金去了那里,还在康熙时期和清朝打了好几仗都没丢了那里,结果现在和大明打,土地就要丢了!

俄罗斯的一众高官在尼古拉的办公室内低着头愁眉苦脸的。

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从欧洲到贝加尔湖的往返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还是马不停歇的那种,如果大量部队去往远东最少需要四到五个月的路程,等到那个时候,迪米特里和十八万的士兵也就埋在了1840年的寒冬之中,永远的埋在了远东的冻土下。

“陛下,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大明谈和,想尽一切办法先保住十八万部队啊。”外交大臣罗曼诺亚低着头恭敬的说道。

尼古拉一世听了这话瞬间眉头紧皱,因为沙皇的权利在他的维持下已经达到了顶峰,他的**制度需要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才能让自己的臣民无条件的信服他,忠诚他。

如果他的子民一旦知道远东丢了还死了十八万士兵的话,那么他也会被子民给无情的唾骂,军队中那些因为战争而获得土地和钱财的军官和士兵们也会无情的抛弃他,他的**制度就会土崩瓦解的,他的权利也会被瓜分的。

这件事在他看来绝对不可能,绝对不允许发生。

哪怕是赌,他也要去做。

“和谈?先不说明帝国会不会答应,你告诉我和谈的代价是什么?!我们百分百会丧失大片远东的领土!这是我决不允许的!”尼古拉气的拍桌起身怒斥着想要和谈的罗曼诺亚。

罗曼诺亚还想张嘴反驳但是一旁的和他同属枢密院的陆军部部长格罗维基偷摸拽了他胳膊一下,他会意的闭上了嘴巴。

看来陆军部的人对这个自大且自傲的尼古拉已经不满了,而战败就能很好的把尼古拉赶下台重新扶持新的皇帝上位。

尼古拉见罗曼诺亚不再说话,而后便对众人说道:“这一次我要亲自指挥,我要调集莫斯科军团和中亚军团前往贝加尔湖消灭那里的明军,然后我要南下直插大明的北京!我要一把火烧了那里!”尼古拉拳头攥的死死的,面部扭曲狰狞的他,从他的双目中仿佛要喷出火焰。

财政部大臣格奇害怕的走到尼古拉面前,低着头小声对其说道:“国王陛下,财政部拿出来的钱和粮食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