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毫米真理(1 / 2)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1041 字 8天前

大明内阁殿内,武器专家宋思宙拿着大炮图纸前来拜见朱良均。

此时朱良均正在和内阁大臣们正在商议迁都南京和登基大典以及大阅兵的事宜。

“宋先生来了,来人赐座。”朱良均笑呵呵的招呼宋思宙过来坐在他的身旁,对于这样的武器专家,朱良均可是喜爱的很。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要向您汇报重炮研究的事宜。”宋思宙说完把手里的300毫米重炮的设计图纸放在朱良均面前。

朱良均拿起图纸仔细端详着内容好奇的询问:“这款重炮已经生产出来了吗?”

“回陛下的话,军工厂已经生产出三门样品炮,目前正在城南的靶场,臣此次前来是邀请陛下前去靶场观看。”

朱良均闻言起身合上图纸对着众人说道:“今天大伙都在这儿,就先把手头的活都放一放,陪着朕一起去城南靶场看一看我们的新式火炮。”

“好,走。”众人有说有笑的起身跟在朱良均身后向着靶场出发。

江陵的大街上,皇宫侍卫在前面为皇帝的龙驾开道,在街上的百姓们看到龙驾后纷纷恭敬的跪地埋首。

朱良均掀开车帘看向窗外,江陵城

靶场内,众人先是来到样品炮面前,看着如此高大威猛的钢铁巨兽,所有人都发出一声感叹。

朱良均走到大炮的基座下,用手抚摸着冰凉的炮座,旁边站着三十名炮兵组成员。

“这些人都是这门炮的操作手吗?”朱良均转头笑着询问宋思宙。

“回陛下,由于此炮口径达到300毫米口径,光是一发炮弹就达到了700余斤,所以需要利用吊装三脚架和多名操作员配合装填炮弹。”

朱良均明白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询问:“这炮弹的威力有多大?能打多远?”

“根据我们的推算最远可以发射长达20公里,可以穿透400毫米的铁板。”

“那可不可以一炮干塌北京城的城门?”朱良均笑眯眯的询问宋思宙。

宋思宙拿出本笔计算了一会,然后肯定道:“可以,完全没问题的陛下,一发炮弹就能直接轰塌北京城的任何城防。”

“甚好!立刻进行实验!”朱良均高兴的挥手下令。

三十名炮兵在兵长的命令下开始分配工作,三分钟后,一个简易的三脚架搭建完成,士兵们挂上四个手拉葫芦吊架之后,三名士兵合力推着装有炮弹的铁板车来到吊架下把炮弹勾住。

“报告兵长!勾挂完毕!”

“起吊!”兵长挥动令旗吹响口哨,随后八名汉子分成四组喊着“一二”开始拉动手拉葫芦。

三脚架前七人合力控制炮弹的方向把炮弹顺利放在炮膛前,然后众人合力推动炮弹顺利进膛。

观测手调整完射角之后,宋思宙便对朱良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陛下,这门火炮的威力巨大,还请移驾到观看室内。

在宋思宙的引领下,众人来到了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加强观看室,众人来到加装了钢化玻璃的窗口前。

“开炮。”宋思宙转头吩咐传令兵,传令兵跑到外面挥动令旗,兵长看到令旗之后立刻下令。

砰!!!!!!!!!!!!

一声巨响过后便是耳鸣和地面的震动,朱良均通过窗口看向巨炮,只见巨炮已经被烟尘给遮盖住了。

约莫十几秒之后就听见一声响然后观察室便产生了轻微的震动。

内阁的几名大臣们纷纷感叹这火炮的威力。

“此炮一旦投入到军队上使用的话,那真可谓是无城能挡啊。”张剧背着手看着窗外浓密的烟尘感叹。

“不错,此炮虽然笨重,但是它的威力巨大,足以弥补笨重这一缺点,我认为可以投入生产使用,遇到攻城战的时候,直接拉出来轰他娘的,既能吓哭敌人还能减少我大明将士的伤亡。”崔夫手捋下颌胡须笑着点评。

这时信号兵也跑了回来跪地禀报:“启禀陛下以及宋大人,炮弹精准无误的命中标靶,地面形成了一个直径达到二十米深十五米的巨坑。”

“彩!”朱良均听后忍不住拍手叫好,在场众人纷纷拍手称彩。

朱良均笑完之后便立刻下令:“样品炮立刻进行试射,然后发往第三师,让陈蟒拿着它轰塌北京城门,活捉道光!”

“遵命。”众人拱手接令。

“陛下。此炮的命名呢?是否继续生产?”宋思宙拱手笑着看着朱良均。

朱良均沉思片刻便笑道:“此炮命名镇隆巨炮,立刻生产五百门,三百门用作岸防炮,剩余一百门分发到各部,一百门存仓库。”

“遵命。”

深夜时分,宋思宙亲自指挥把镇隆巨炮运到了通往河南的火车,在火车的汽笛声中,三门巨炮和三十发炮弹外加九十名炮兵出发去往直隶。

北京城内,军机处大臣们把计划上报给了道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