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孩子都要学手艺(1 / 2)

老憨家的确没有出过败家子儿,他所使用的办法也教给过别人。

那就是让孩子体会一下赚钱的辛苦,钱这个东西如果来的艰难,花出去的时候也就会心疼,不会胡乱花钱了。

这就是所谓的善财难舍。

男孩子无论是学什么手艺,是不是读书的材料,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跟着自家的车队出去走几趟的,体会了赚钱的辛苦,以后就不会当败家子儿了。

女孩子其实也一样的,当然不会让他们跟着商队出去做生意,但也有别的方法的,纺线织布做女红,抽丝剥茧做丝绸,哪一样活,都很磨练人的性情。

除了这些活儿以外,女人们也有自己的办法教育孩子。

香兰的女儿秀琴和自己丈夫谈起小时候卖豆腐的事情,还是很骄傲的。

那天早上天还不是很亮,香兰就把豆腐一块一块的切好,摆进了篮子里,让女儿去卖豆腐。

女儿羞怯的不肯去:“娘,天还没亮呢,你就让我去卖豆腐,我不去,熟悉的人看见我多难看呀!”

香兰笑的说道:“闺女长大了,能干事情的,娘不是带着你去过好几次了吗?像往常一样就行!天不亮,正好走得远些,外庄的人不认识你,就不笑话你了!”

说完这些话也不再看女儿委屈的脸色。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提着那篮子豆腐走出了门口,还很温和的对女儿说道:“把豆腐卖完了,回来娘多给你两个芝麻糖,去吧去吧……”

说完就把门关上了,大踏步的离开了。脚步踩得很重,让女儿以为她已经回屋去了。

员外的女儿又能怎么样?员外的女儿更要学会和人打交道,更要知道挑大梁过日子。出去卖豆腐丢人吗?家里的杂货摊子一直都摆着呢,也没见有人笑话!

母羊已经领着她出去了好几趟了,也该她自己单独出去一次了。

女儿秀琴在门口还是犹豫了很久,最后有些无奈的跨起篮子,小跑的出了村子,向另一个村子走去。

终于天光大亮了,这个村子里的人应该不认识自己是谁吧!狠狠的往那木头梆子上敲了两下。

邦邦的声音传了出去,很快街角便出现了一个中年妇女,是他们娘俩的老主顾了,一看到秀琴反而主动说起话来:“闺女又来卖豆腐了,这可好几天没来了,我那小子早就馋坏了,今天的豆腐好吗?”

有人主动打招呼了,秀琴便不再那么尴尬了,很亲热地说道:“大娘,你看看今天的豆腐,白的很嫩的很……”

说到这里便说不下去了,怎么说也是第一次干,并不熟练。

那中年妇女却乐呵呵的点头:“好,好啊,好着呢,我这就回家去拿豆子……”说完便走进家门去了,端着一碗豆子,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了问题,奇怪的问道:“怎么是闺女一个人来的,你娘没领着你?”

秀琴却毫不犹豫的回答到:“我娘去下一家了,她腿脚快!”这都是出门前教好了的,有人问的时候就这样说。

那妇人也没再说什么,一碗豆子换了一块豆腐,端着豆腐走回大门里边儿了。

秀琴像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跨起篮子加快脚步走了,第一次单独出门做生意,必定还是个孩子,心虚的很。

但是很快就不心虚了,这不是和母亲领着她出来卖豆腐的时候一个样吗?有什么难的?也不丢人。母亲说的,奖励两个芝麻糖,今天回去能兑现吧?

心里面一边盘算着,一边敲响了那木头梆子,向下一座房子走去……

等秀琴回到家的时候,豆腐一块都不剩的卖完了,换回了铜钱,豆子,还有几个鸡蛋,很显摆的往母亲面前一放,骄傲的很。

女人还是很开心的。一个劲儿的夸女儿长大了,芝麻糖也是当场兑现了。

秀琴很快的熟练起来,几次之后能高高兴兴的提着篮子出门卖豆腐了。有时候甚至觉得卖豆腐的这个活计非常不错,就是出门逛着玩儿,回来还有夸奖和奖励,也不用干家里的活儿了。

卖豆腐虽然是小生意,而且和周围的人还是很熟悉的,却也不时有人逗着小女孩开心的。

有时候有些妇人开玩笑,拿着豆腐说道:“哎哟!闺女哟,你们家做的豆腐咋越来越多水了呢?一斤豆子要出好几斤豆腐了吧!”

秀琴便笑着说道:“大娘呀!水豆腐,水豆腐,没有水怎么做豆腐呢?这水嫩水嫩的豆腐放在锅里炖着最是好吃了,你吃上一回就知道了。”

同样的豆腐却有不同的意见,刚拐个弯儿,另外一家的妇人看了一眼豆腐,却说道:“闺女呀,你这豆腐都能在篮子里叠罗汉了,摞上两层都压不坏,炖了吃能咬得动吗?不会硌牙吧!”

秀琴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大娘呀,瞧您说的,我家的豆腐周围的人都爱吃,最是结实实惠了,这可是能挂秤钩子的老豆腐,这种豆腐吃起来最是实惠了,您吃一回就知道了,好吃的很……”

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