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十里红妆的热闹婚礼(1 / 2)

经过两家数次的协商和书信往来。终于定好了日子,两家都做好了准备。

亦杰可以去接亲人了。

亦杰一身新衣,胸前戴着个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领着队伍出发了。

距离齐家还有20多里地的位置,齐家接应的人早就等在那里了。

于是所有的人打起精神排好队,吹鼓手吹打起来一路上喜气洋洋,好不热闹,惹的周围的人都纷纷前来观看。

那接应的人引着队伍,没有直接去齐家,反而兜了一个大圈子。

这个做法有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接新娘子不能走回头路的,所以必须绕个大圈儿。

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周围的人都过来看热闹,也就是传说中的炫耀女婿。

终于到了齐家门前,只见门口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亦杰翻身下马,走进门里,按照早已学好的礼仪,拜见长辈儿,并依次献上自己的聘礼。

整个仪式复杂而又漫长,让亦杰觉得比考秀才都难。

终于接亲仪式结束,新娘子也进了花轿,亦杰终于可以领着人往回走了。

身后是十里红妆的嫁妆!

最前面的是引路人,吹鼓手,吹吹打打锣鼓喧天。

接着是八抬大轿,还要跟着几个备用的轿夫。

后面就是精致的红床,以及所有生活中都用得着的东西,细致到连针线盒子,砸核桃的小锤子都包括在内。

最后是一口棺材。

大件的家具有4个人踩着,小件的家具有两个人抬着,细碎的东西装进盒子箱子也有两个人抬着,整个队伍绵延十里!

这就是所谓的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明媒娶,八抬大轿锣鼓响。

红床开路,棺材压阵,生死一世,十里尽显!

这阵势足够震撼的,让所有围观的人惊叹,这家的闺女到底嫁了个什么样的人家呀?自然会四处打听,议论纷纷。

这正是齐家想要达到的效果,自家的闺女用十里红妆出嫁,别人怎么猜,嫁的人家也错不了。他们齐家已经和有势力的家族结了亲,以后别人再也不能轻视自己了。

亦杰领着队伍走出了20里地,终于遇上了提前准备好的马车队伍。

路途遥远,队伍这样走下去显然是不可能的,大家纷纷把嫁妆抬上了马车,这才松了一口气,慢慢的赶着马车往回走……

离家20多里的时候,大家又纷纷把嫁妆抬下了马车,队伍又吹吹打打,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往家走去。

十里红妆,这样的送亲队伍,惊呆了乡里人。天啊!这到底是什么人家啊。这样的嫁妆,我的天呀!

看热闹的并不嫌事儿大,事越大,看热闹的人越多。凑在一起,话也格外的多。

有人就不明白的问道:“哥啊!你说这么多的嫁妆,证明娘家已经够有实力的了,可是怎么还有两个粪桶呢?连这个也要当成嫁妆?是不是不太好啊!”

边上有人解释道:“你这人还真没见识,那不叫粪桶,那是子孙桶,有两个是因为好事成双……”

也有人看到队伍的最后居然是一口棺材,惊讶的说道:“嫁妆里边怎么还有棺材呢?这多不吉利呀!”

边上有人骂了他一句说道:“你这人还真是没有见识,棺材怎么了,必须要有棺材,棺材棺材,升官发财,这十里红妆的嫁妆,把这新娘子从头到尾的一辈子都包了,不用婆家操心了,你明白了吗?”

那人有些羡慕嫉妒的说道:“明白了,可这分明是倒贴呀!婆家倒是省事儿了,那娘家岂不是赔本儿了吗?这不是倒贴是什么?”

立刻有人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倒贴了,你也不看看嫁给的谁,嫁给的是秀才老爷,倒贴也有人抢着嫁的,谁让人家是秀才呢……”

有人恍然大悟:“原来秀才这么吃香啊!”

“你以为呢?读书人考中了秀才,就等于踏入仕途了,见了知县大人都不用磕头,基本上等于平级了,你还真是见识少……”

回到家里又是一套仪式,把人搞得晕头转向,还要宴请宾客……

终于忙完这一切,一对新人进入洞房。招娣有些感动的说道:“没想到我这一辈子,居然能够十里红妆出嫁,这辈子真是值了!”

亦杰显然被折腾的有些疲惫了:“一辈子娶一个满意的女人就好,娶个媳妇儿可真不容易呀!”

招娣靠在他身边,小声说道:“其实那天我讲的是真话,你给我半张饼就可以了,不用这么麻烦的,还让你等着这么多日子。”

亦杰赶紧摇摇头说道:“那怎么行呢?这么好的媳妇,半张饼就娶过来,哪有这样的事儿啊!”

其实这样的结婚仪式,在民间并不常见,普通的人家根本折腾不起的。

老憨以前从来没想过会这样的,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