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地下钱庄毁了一个家族(1 / 2)

第1年的时候,大家把钱借给知县大人,一到时间,果然如愿以偿的连本带息都拿回来了。

这可真是太好了。

钱居然自己会下崽儿,不用干别的,钱自己能生出钱来,天底下这样的好事不多呀!可是真的安全吗?

黄家的当家人请客送礼找关系,终于算是摸着了实底儿。

知县大人的目的并不是要你的钱,而是要用你的钱把你绑在一条船上,要好大家一起好,要沉大家一起沉。

不用担心这钱还不上,知县大人手里有权,权就是钱!

收税是钱,朝廷的救灾物资是钱,卖官得着的也是钱,就你这两个小钱儿,在你眼里是钱,还入不了人家知县大人的眼!

绑在一条船上的厉害,大家也都见识过了。

上边派人来调查知县大人的事情,这些员外的组织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在员外的教授之下,所有的百姓众口一词:“知县大人好啊,知县大人是了不得的清官呀!”

“知县大人爱民如子啊!荒年没让我们饿死过一个人呀!”

“知县大人,真的不错呀,真的好啊……”

老百姓的嘴笨,你教多少遍,他们也说不出多少道道来,但是他们会说好,会说当官的是清官。

这就足够了!这就足够把上面调查的人给哄的一愣一愣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查出什么的。

再加上一些别的防范措施,安排一些别的场景。

知县大人立刻就成了一个有能力的好官儿,有作为的好官。

于是知县大人受到了表彰,自然会再接再厉,继续把这事情做下去。

黄家当家人,经过大家同意,把自家钱庄里的钱存到了知县大人那里。

很多员外和富户家里都有地下钱庄的,和老憨家的地下钱庄性质差不多的,主要是帮着老百姓兑换钱和交税的。

考虑再三,大家还是拿出了很大一部分钱,交到了知县大人那里,就等着吃利息了。

第2年上面又派人来查了,直接问卖官的钱呢?

买了粮食了!在粮仓里呢!

你粮仓里的粮食也不够啊?没那么多呀?

救灾用了,分发到灾民手里了,这是救灾的账册,每一笔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于是上级派来的官员就拿着账册,一家一家的查访,居然还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那账册都是找人专门编写好的,一家一家的人也都是员外他们安排好的,当然不可能查出什么问题。

这下大家更加大胆了。

黄家就把更多的钱存进了知县那里,连着两年能拿到利息,这利息是真的香啊!

知县大人那里应该也是洋洋得意吧!卖官能得着钱,救灾物资也能得到钱,收税也能得到钱,再加上各个员外送上来的高利贷,那钱都能埋住人了,谁说的穷地方不能捞钱的,哪个傻子还压榨穷鬼手里那两个小钱儿呢?真是愚蠢啊!

谁知道第3年出事儿了,没到官员考核的时期,上级就派人来调查了。

而且这一次调查的情况不太对劲,查的非常严格。

你说这是你的粮仓是吧?那就查一查粮仓里到底有多少粮食吧!立刻一挥手,一群兵士便冲上前去把那粮仓给拆了。

这一拆就露馅儿了,粮仓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是用木头板子,芦苇席子,围起来的空仓,只有表面上灌上了一层的粮食。

这就是经常用于造假的空壳粮仓。

后来人们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查的这么严格,这么彻底。

军队剿匪从这里经过,结果下了雨,路不好走,耽误了行程,贻误了战机,上面怪罪了下来。

军队就说下雨了,路不好走。

知县的报告也才递上去,又是滴雨未下,今年大旱,请求赈灾。

这下对不上号了,到底下没下雨?到底哪一方面说了谎?所以上面来检查的人,查的特别严格,还带来了军队协助调查,这下完蛋了,想什么办法也不管用了。

这一下就把这个冒赈贪污的案子给挖了出来!

实际上从那空壳粮仓被查出来的那一天,黄家的人就开始慌张了。

这可怎么办呢?自家地下钱庄的钱可有很大一部分在知县大人那里呢!这钱还能要回来吗?这事闹得这么大,老百姓当中都传开了,如果老百姓恐慌了,来钱庄里提钱可怎么办呢?

什么样的钱庄也顶不住老百姓恐慌性的挤兑呀!更别说现在的钱庄里大部分的钱都交给知县大人了,这下子麻烦大了!

然而知县大人已经被抓起来了,你也见不着他的人了,就算你能见得着,他还能给你钱吗?

老憨的地下钱庄也曾经遭遇过别人的集体挤兑,那是有人在背后使坏,老憨一家用银矿石炼银子的办法,很容易就化解了。

黄家的这一次危机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