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这生意做得(1 / 2)

在这方面,陈着也有自己的主意。

一点就通。

陈平点点头,对他这个挑选人的标准非常的满意,“就按照你的意思来,这个事就交给你去做,我就不掺和了。”

跟陈着就店铺的问题做了沟通交流后,陈平就回了县里。

第2天一早,他早早起来,开着桑塔纳,载着陈着到江城去,见到了自己的准丈母娘王素英,双方在旅游事业管理局签订了合作合同,租金也一次**付,直接交的一年租金。

合同签订后,王素英亲自带着哥俩到了黄鹤楼景点。

“黄鹤楼重新修建了一次,花了好几百万,好多建筑都是比较新的,包括地面,再有其他的景观设施之类的,也做了修缮,为的就是让更多的游客有一个更好的体验,不过同时黄鹤楼这处景点也进行了收费,目前是一块钱一个人。”王素英道。

下了车,三个人步行到黄鹤楼,在门口的地方就有人收费,不过看到王素英后,并没有找王素英要钱,而是带着一丝讨好,跟王素英打招呼。

门口的工作人员虽然不认识陈平和陈着,但同样也没有找两人要钱。

跟两人说着基本的情况后,王素英带着两人到了3间店铺前,“这就是景点内对外出租的3间店铺,位置非常好,是几条路的交汇处,不管到黄鹤楼哪处游玩,肯定都要从这边经过,而且门口也非常宽阔。”

3间店铺紧挨着,而且在黄鹤楼内占的位置的确非常好,黄鹤楼内还有其他的建筑,同样也可以作为店铺,但是旅游事业管理局却将对外出租的3间店铺的位置选在了这个地方,也是经过综合考虑。

给予了非常大的方便和支持。

“没收门票之前,到黄鹤楼来游玩的人挺多的,收门票之后来游玩的人少了不少,特别是江城本地的市民,过来的人明显下降了很多,旅游事业管理局也在想办法,尽可能的宣传黄鹤楼,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黄鹤楼来游玩,这样对里面店铺的经营肯定也有好处。”王素英道。

又聊了几句,王素英还有事情要忙,就先走了,只剩下陈平和陈着两兄弟,站在3间店铺门口。

店铺里面已经被打扫干净了,但是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还没有摆放进去。

“我刚刚进来的时候,看了一眼黄鹤楼外面,没有什么店铺,这个地方虽然是在城区,但实际上离着居民生活区还是比较远的,买东西不是很方便,但对于景点里面的店铺来说,却是一个好机会,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游客到店铺里面购买东西。”陈着说道。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这3间店铺,有一间用来做饮食,肯定没有问题,生意一定会不错,就是不知道是开小饭馆比较好,还是直接类似那些早餐店,卖一些简单的早餐更好些。”

“肯定是卖早餐店那种食物更加方便快捷。”陈平说道。

他走进了店铺,说着自己的理由,“做饭馆得要炒菜,速度太慢了,而且炒了菜后肯定不能够让顾客站着吃,也不能够让顾客出去吃,得要有桌子,能放盘子才行。”

“太占位置了,而且吃一桌饭菜花费的时间太久了,这样进店的顾客人数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类似早餐店那种性质则不一样,热干面、炸酱面,再有包子之类的,要么能够提前做,要么就是能够很快的做出来,也能端到外面吃,花费不了多久。”

“单价上面虽然不如一盘菜高,但胜在出餐的速度快,而且不影响后面进店吃饭的顾客,能接纳的顾客数量很多。”

实际上大部分景区景点餐饮店,售卖的餐饮都比较简单,不求吃得多好,只求能让人填饱肚子,能够快速的出餐。

当然,也有小餐馆性质的,但这类景点一般都是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居民区建筑,类似于鼓浪屿那种。

岛上的建筑既是景点,也是居民的住房,数量还很多,能用来做小饭馆,接纳游客。

只是这种模式并不适用其他大部分景点。

“没问题,那一间店铺就用来开餐饮,做类似早餐店那样的餐饮生意,卖热干面、炸酱面、包子,还有水饺、面条之类的。”陈着点头。

“另外2间店铺,一间卖饮料和特产,再有一间卖手工艺品,你觉得怎么样?”

陈着将3间店铺经营的生意做了一个规划。

这也是他观察之后,再结合景点做出的决定。

对于陈着的生意规划,陈平非常满意,很赞同,“就按照你的意思来。”

两人在3间店铺里面逛了逛,有一些游客也进了黄鹤楼景点,从两人身边经过,甚至还有人主动询问这附近有没有卖水或者吃饭的地方。

在得知暂时没有后,还挺有些失望的。

“看来这个生意的确是可以做的,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好几个人问我们,想要在景点内找吃饭的地方。”陈着高兴的道。

实地的观察了解后,他对这个生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