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还她一巴掌(1 / 2)

对于战士遗孤,郁方的态度是先容再惩。对于像魏伊人这样的可怜人,郁方也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唯一一次针对魏舒寅,也并非只是因为她对郁方无礼,而是因为她家确实张扬。

这样的人,该是为国为民的好官。

是一心报国的君子。

对于那个什么郡王的事,魏伊人自然是不了解的,只是能做到这一步岂会是常人,所以魏伊人才会更谨慎一些,先把消息送到京城。

这是她头一次,做这么大的事,魏伊人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饶是天凉,手心也全都是汗。

“咱们就只管等郁大人的人来便是,姑娘,且歇息一会儿吧。”香附如何看不懂魏伊人心里的紧张?如今旁的她也做不了,只能照顾自家姑娘。

昨个就没睡,今个若还不休息,身子熬垮了可如何是好?

魏伊人倒是听话的去躺着去了,可是翻来覆去的总也睡不着。

如今衙门的人在外头,香附想请人过来给开安神药也做不到,只能这么干熬着。

从天亮,熬到了天黑,又从天黑熬到了天亮。

从月牙退去,熬到了艳阳高照。

魏伊人睡睡醒醒的也不踏实,迷迷糊糊的,在听到刘二公子一入院子就喊魏姑娘的声音之后,瞬间清醒。

屋门打开,刘二公子满面笑意,“来人了,京城来人了。”

除了缴匪的护城军,还有大理寺刑部都来人了,这案子闹大了,必然是很快就有定论。

虽然这样头份功劳会抢,可是却是最安稳的。

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

若是一个小小的通判贪墨的案子,根本就用不着这么大的动静,郁方有可能都不必惊动,可现在听说闹大了,都惊动了圣上,圣上有令必须严查。

今日,连郁方跟前的广廷都来了。

魏伊人听着含笑着点头,如此这就算是大事定下了。

三司共理,郁国公府亲自盯着的案子,莫要说是郡王了,是亲王又如何?

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而且,那郡王也是胆子大的,竟然根本就没将朝廷的人放在眼里,不若不会这么快就查出来。

“等着有些眉目了,咱们可以回京城了。”刘二公子笑的欢喜,真的,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他真是过够了,他现在想回到尚书府床榻上躺一躺,那种天塌下来都有父兄顶着的感觉真好。

说完,他又觉的不对,魏伊人跟自己跑这一趟,若听着自己这没出息的话,岂不是让人心里难受,白忙活了?有些羞愧干笑两声,不知如何是好。

“无碍的。”魏伊人笑着摇头,“大人是有福的。”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冲锋陷阵,不过是逼不得已罢了。若自己也有这般父兄,不一定能做到刘二公子这般地步。

刘二公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也就是一说,总不能一辈子靠他们。”总有一日父兄会老,那到时候自己的儿女又能靠谁?他也想活成旁人的后盾。

“魏姑娘,不知接下来我该如何安排?”他抬头抱了抱拳头,认真的询问。

可是要,积极的去帮着大理寺去查案。

魏伊人摇头,大理寺的人自然更有经验,怎么查该是他们去做的,“大人如今,该是去寻同僚。”

之前来查案子的人,如今肯定会担心,刘二公子立功了,他们怎么办?

便让刘二公子去与他们坐一坐,商量着如何庇佑他们。当然,刘二公子的威严是要端一端的,既是保护他们,当让他们感激的,若有不屑一顾,那就不必管他。

驭下之术从来都是有奖有罚的。

刘二公子在朝中一直没多少人看见,现在就是要让别人看到他的本事,崭露头角。

魏伊人的话刘二公子是听懂了,可是具体说什么,做什么,他还是不会的,“不知,能否请魏姑娘辛苦一趟?”

让魏伊人坐在厢房听一听,若是有什么话说的不对,她可以着人指正。

也或许是因为太信任魏伊人了,有魏伊人在跟前,他觉的心里有底。

魏伊人点了点头,“这是应当。”

她是刘二公子的谋士,这些也只是本分罢了。

广廷带人前来,等着将案子接过去,就过去寻魏伊人,毕竟,郁方在京城还有话要自己带给她。

结果刚到,魏伊人这就要出门,广廷有话都说不出来。

想着,只能以后寻时间再来。

这个案子查的很快,顺着盐商那条路,一路摸索就是。而且,知府这边一看大势已去,都没做挣扎就招出来了。

确实是河东顺郡王的人,知府不敢拒绝,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行。不过具体怎么做的是魏林经手的,银钱也全在魏林手上。

如此,大理寺的人直接北上去河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