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祈求(1 / 2)

一行人准备妥当后,往林云寺驶去。

府城一带的百姓多有信奉佛教,遂府城大大小小的寺庙也不少。

其中翠云山中的林云寺在木州府一众寺庙中并不起眼,却是府城香火最鼎盛的寺庙之一。

追究其受香客追捧的原因,除了风景优美,上山处有一大片桃林,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吸引许多香客前来观赏。

另一方面就是主持林慧大师不仅佛法高深莫测,而且精通医术之道。

如果有人得了头疼脑热之类的小毛病,但因家境贫寒而无法就医,只要能求得林慧大师出手相助,他都会帮忙诊治。

久而久之,附近受惠的百姓增多,这样的好名声便传扬了出去。

钱风坐在马车内,同三人介绍起翠云山的林云寺。

宋喜乐本身并不信佛教,在她的认知里,与其四处求佛,倒不如求己,这世上能够拯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不过听了钱风的话,她对这个林慧大师倒不那么反感,至少他也是为百姓们做了实事的。

听着钱风的介绍,马车摇摇晃晃的走了小半个时辰后,终于来到了翠云山脚下。

继续往山上走,一路上他们见到不少往上山的香客。

钱风不由感叹道:“看来旱情对寺庙的影响并不大嘛,我总瞧着人比往年还要多一些!”

陈云右,“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百姓们还舍得拿贡品来上香,看的出来百姓还是很喜欢参与佛事的。”

待到林云寺山门前时,众人下车后往寺庙看去,只见寺庙依山而建,古朴典雅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远远看去寺庙内的香火却仍然旺盛,袅袅的香烟在寺庙上空缭绕,看得出却的确是香火鼎盛了!

钱风让长安待在原地看着马车,他则领着人往寺庙中走去。

宋喜乐走了几步见云右没有跟上来,她不由回头望去,只见他仍旧站在原地,看着前方的寺庙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宋喜乐折返回去,拉了拉他的衣袖:“在想什么呢?唤你好几日也不回神。”

陈云右摇摇头,握住妻子的手,“我有个想法,现在还不成型,待我想好了再与你说。”

宋喜乐见丈夫如此说,并未继续追问,两人相携着往寺庙中走去。

踏入寺庙,一眼便望见正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香炉,香炉中插满了线香,香烟袅袅,缓缓升起,烟雾弥漫,散发着淡雅的香气。

周围,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他们或手持香烛,或虔诚地合十祈祷,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得出他们的虔诚。

跟随人群,几人缓缓走到大雄宝殿外,只见门前有几位僧人正恭敬地迎接每一位香客的到来。

他们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向每一位前来参拜的香客表示敬意。

宋喜乐站在人群之中,目光扫过门前长长的队伍,她不由得望而却步,心中惊叹这人也太多了吧!

队伍中,百姓们或低声交谈,或默默祈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盼和对佛祖的虔诚。

从排队的香客当中,宋喜乐能听到他们讨论最多的便是自家地里的庄稼。

旱情已经持续了许久,庄稼的收成岌岌可危,这让许多农民都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来到寺庙,不仅是为了祈福,更是希望能从佛祖那里得最后的希望。

宋喜乐听到这些讨论,心中不由一沉,这或是百姓们现今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天灾发生时,这些并无恒产的百姓,能做的便是祈求心中的神明能够降临,缓解人间疾苦。

陈云右见妻子脸色不好看,便对钱风道:“这儿人太多,我们换个地方吧?”

钱风是知道自己的好友不喜喧嚣,于是想也没想便点头同意,引着人朝寺庙的第二进走去。

然而叫几人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来到第二进的大殿外时,发现这里的排队的人并不比第一进少。

一进门宋喜乐听到一妇人期盼的道:“听说住持不仅佛法深厚,还精通医术,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我家里只能拿的出这些鸡蛋。”

“希望住持大人能发发慈悲,帮帮我家可怜的孩子吧!他已经病了很久了,如果再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恐怕就…..”说到这里,妇人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

婆子宽慰道:“你就放心吧,住持心善,即便你不带东西过来,他也会帮你家孩子诊治的!”

听到婆子的宽慰,妇人脸上的担忧之色这才缓和了些,她轻轻叹了口气,似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大石。

宋喜乐这才往排队的人群中看去,只见他们大多数手中都挎着篮子。

从他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从家里带来的各种蔬菜、粮食、鸡蛋。

篮子里的东西虽并不贵重,但是却是他们当下拿的出手的最好的东西了!

难怪这林云寺香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