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绵薄之力(1 / 2)

晚上宋喜乐特意多熬制了些粥,然后将多余的那点米粥,分给了来帮她烧火的两个孩子。

宋喜乐将一大碗熬煮的浓稠的米粥,递给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这些你们拿回去吃吧。”

两个孩子闻着那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米粥,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们都不记得多久没吃过这么全是米的浓粥了。

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孩有着片刻的愣住。

“去吧,就当谢谢你们帮我烧火了。”

两个孩子眼神亮晶晶的同宋喜乐道谢。

大一些的孩子捧着那碗热腾腾的米粥,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洒出一点。

“大哥,这粥好香啊!我们好久没喝过这么浓的米粥了。”跟在其后的小丫头吸了吸鼻子,满心满眼的看着大哥手中的粥道。

男孩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眼巴巴的妹妹,笑着道:“妹妹别急,咱们现在去娘那,一会儿就能吃了。”说罢,脚下的步伐不由加快了几分。

两人一进堂屋,便高声唤道,“娘,娘,你看这是什么?”

妇人看着儿子手中一大碗米粥,眼中闪过一次惊讶,“这是哪里来的米粥?”

“是方才的夫人给我们的!他说谢谢我们帮忙烧火,然后分给我们的!”

家里现在为了节省口粮,只敢抓一把粮、混合着野菜煮糊糊吃,以此撑过这一季,便是混合着野菜的糊糊,也只能个半饱。

做娘的自是心疼家里的两个孩子。

妇人恍然,笑着看着两个满眼期待的两个孩子,轻轻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娘亲不饿,你们快吃吧。

孩子们见娘不吃,便捧着碗,将家里的人都问了一圈,这才作罢。

宋喜乐看着两个孩子高兴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她所做的这一切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但她还是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提供一丝微不足道的帮助。

她心中十分清楚,真正让这些人都能够支撑下去,还需要当地的官府扶持和帮助。

再没有听过南杨县县令的为人,她还可以在心里自欺欺人县衙会有所作为,可听过这县令的作为后,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场旱灾后,这南杨县不只有多少人会失去田地、卖身为奴。

她自觉自己并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但从小长在红旗下的她,看见这样的场景,心中还是十分难过。

陈云右站在她的身边,感受到了妻子低落的情绪。

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给她一些安慰:“别担心,府城距离此处并不远,知府大人不会放任不管的。”

宋喜乐点点头,一夜无话,第二日一行人早早休整好便要出发。

临去前,陈云右寻到杨村长,付了昨日的住宿费后,又拿了一个小布袋递给对方,

“杨村长,这里是我们从家里带出来的一种药材种子,你们可以分发些给村民,让大伙儿试着种一种,这东西生长期短,种下去两三个月便能摘了去药铺换钱。”

“我知道大家现在用水都困难,要种多也不现实,就在家里的院子里种一些,平日里洗漱的水,便用来浇地,说不得还能银钱,熬过这最艰难的时候。”

杨村长是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不过只是个借宿一夜的过客,却是能给他们这样的帮助,握住布袋子的手不由颤动。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杨村长哽咽着,十分不好意思。

“村长无需介怀,这种子若是真能发挥它的作用,那便是物尽其用了,您就别再推辞了。”说罢,朝村长挥了挥手,爬上驴车,一行人离开杨家村,继续上路。

杨村长领着儿子,一直跟在驴车后,看着人走远在,这才对一旁的儿子道:“你去唤大家伙来家中开会。”

杨大郎知道爹要同村人说种草药的事情,有些不情愿的道:“爹,这东西既是能赚钱,我们何不自己种。”

杨村长便不高兴的一巴掌拍向儿子,“愚蠢,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独占东西呢?”

“方才那位公子的叮嘱你是一丁点也没听进心里去,且不说咱们家有没有这么多水将这东西种活儿,就说这东西长出来了,你能不能守的住?”

“现在正是大家要抱团取暖的时候,你可别在这个时候犯浑。”

杨大郎被老父亲骂的恍然,他摸了摸被打疼的手臂,嘿嘿笑着奉承道:“爹真厉害,这么一会儿子功夫便权衡好利弊,儿子知道错了,这就去唤人来家里说事。”

宋喜乐出了村子,便没有再想这里的事情,眼下她能做的不多,尽一些微薄之力罢了。

临近中午时,一行人赶到了南杨县外,在距离城外的一处岔路停下。

乔二提议道:“陈公子,咱们可以从此条岔道走,绕过南杨县,不用再特意进城。咱们有车,有驴的,如此还能省下一笔入城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