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云山书院(1 / 2)

陈云右沉着脸往自己的屋中走去,在进门前顿住了脚步,努力的调整了一下心中的郁气,这才踏了进去!

“这是不舒服了?脸色怎么这般不好?”见他回来宋喜乐连忙上前,欲帮其把脉。

陈云右任其拉着在桌边坐下,缓和了下神色,有些难以启齿的道:“我无碍,只是担忧娘日后要为难你!”

宋喜乐对他眨眨眼,“倒不必为此忧愁,你只需养好身体,安心准备县试便可!”

她嫁入这个家的那一日,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刁难罢了!

她会是乖乖的任人揉捏的主?

那她可算是打错算盘了!

宋喜乐握住对方的手腕,摒弃杂念,专心凝神把脉。

见脉象与以往一样细弱虚大,倒是并无甚不妥。

宋喜乐收回了手,“你想要一个好身体,便的听我的,一会儿我们去县城药铺,给你抓一些升阳固表的药物。”

他这身子须得长期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改变。

“那便多谢夫人了!”陈云右很是顺从的道。

这一段插曲过后,陈云右起身收拾好试题,夫妻两人这才相挟着出门。

走至村口,不少村民看到一起出门的两人,倒是觉得两人更般配了些!

一位胖胖的婶子坐在大槐树下,正端着碗正吃着早食,见到小夫妻笑着问道:“你们小夫妻感情倒是好,这大清早的这是要去哪!”

“婶子早啊,我这是带着喜乐去县城药铺,看一下伤势!”

胖婶子看了一眼宋喜乐头上的纱布,连连点头。

待夫妻二人走远,不禁感叹:“虽说两人的成婚是临时凑对,瞧着他们的感情倒是不错!”

坐在老槐树下的众人纷纷点头。

走上官道没多远,夫妻两人便遇到了牛车,此刻两人的身体都算不得好,干脆花钱坐了牛车。

待牛车摇摇晃晃的赶到县城外的时候,宋喜乐便看到城外空地上坐着不少卖菜的老农。

他们席地而坐,身前的竹篮中摆放着青菜、菠菜、大蒜.....

菜叶上甚至还有晶莹的水珠,阳光折照在上头,瞧着十分的新鲜。

宋喜乐不解的问道:“他们怎么在城外卖菜?”

“入城需得交入城费,一个人一文钱,若是进入集市还需另外支付摊位费,菜还没卖出去,便要花钱出去,他们干脆就在城外兜售起来!”

“卖不掉就拿回家自己吃,最多耽误些功夫!”

待付了车资后,两人往城门走去。

守门的差役收了他们的入城费后,两人这才得以入城。

宋喜乐压低声音问道:“其他县城也收入城费么?”

陈云右凑到妻子耳边小声解释道:“这倒不是,新朝初建时,国库空虚,许多官员的俸禄发不出来,县城又需要差役维持秩序,便开了收入城费的口子。”

“经过这些年休养生息,有的地方富足,便取消了入城费,我们南云县则是减免了部分,由两文改为一文,有的县镇依旧维持两文甚至更高!”

宋喜乐忍不住翻白眼,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只有人涌入县城,城中的经济才能发展蓬勃。

又不是人多到,不得不搞限流。

就为了那一点入城费,将原本想要进城做买卖的人,拦在了门外,怎么看都得不偿失!

走了一段距离后,宋喜乐不由的打量起县城来,街道尚算宽敞,街边也临立大大小小的商铺。

许是出现了灾荒的前兆,街道上的行人寥寥。

门前揽客的小二面露愁容,大抵是在担心再这样下去,担心自己的前程!

想到书中提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面临的旱情,宋喜乐的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凝重。

她对现在的生活的环境还算满意,可不想因着灾荒而逃荒,这年头成为流民可没什么好下场!

陈云右自是不知此时妻子的心事,他领着妻子先是去了一趟书铺,将这些日子抄录的试题交给了书铺的掌柜。

因时间有限,一共只抄录了五份试题,其中有一份还是由宋喜乐代笔,掌柜的见其字迹颇为隽秀,倒还夸了两句。

陈云右从掌柜的手中接过五钱银子,道过谢后,这才辞别了书铺掌柜。

两人出了书铺,陈云右将银钱交给了妻子,“我先送你去药铺,你在药铺等我会,我需得去书院一趟!”

宋喜乐摇摇头,“你上次给我保管的钱我都没花完呢,这钱你收着便好。”

“书院在哪里?我随你一道去吧!”

她现在算是知道了,原来先前他给自己银子都是他抄书赚来的!

对于陈云右在那个家中的处境,宋喜乐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书院在城南的青峰山上,距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