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为难,江滨中学受挫!(1 / 2)

在江滨中学这个古老而庄重的校园里,周三的早晨显得特别明亮和清新。

秋风轻轻地吹过,带着一丝凉爽,也带着一丝期待。

阳光洒在校园的教学楼上,使得这座古老的建筑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历史和故事。

徐范,一个在教育界崭露头角的新星,此刻,站在江滨中学的校门口,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期待和坚定。

他提出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在江滨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江滨中学的教师都在期待着他的到来,希望了解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是否真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徐范此次来到江滨中学,是受到了校长赵文和的邀请。赵校长是个有远见的教育者,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他对徐范的理念非常感兴趣,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

所以。当徐范走进会议室时,在赵校长的引导下,他立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鲜花芬芳,掌声阵阵。

起初的交流非常顺利,气氛也非常和谐。年轻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也表达了对进行改革尝试的意愿。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会议室的门打开了。一脸冷淡的教务主任何碧信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刚才有课,你们继续。”

赵校长眯了眯眼睛,点头示意何主任坐下。

他知道何碧信是个保守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他的教学方法很传统,但这些年来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过来,该不是来找茬的吧!

老师们的交流还在继续,徐范也落落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

“简单来说。小组合作探究,强调的是合作探究,强调的是团队协作,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唯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课堂效率。”

何碧信听完嗤笑了一声,还以为是什么洪水猛兽,就这,老石也太大惊小怪了!

不过,有些不利于自己的苗头还是得扼杀在摇篮里的!遂笑着开口道:

“徐老师,你说的很好听!你的教学模式确实很新颖!令人眼前一亮。”

他嘴角的笑容收敛了起来,沉着脸严肃地说道:

“但,作为一个深耕教育几十年的前辈,我得提醒你一句:教育是实打实的!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只有成绩才是学校的生存线!”

“而不是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你是一个教师,不是一个演员!”

何碧信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敌意,让徐范感到有些意外和困惑。

然而,徐范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知道,改革总是需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

他坚信自己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也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会认同并接受他的观点。因此,他选择坚持,选择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继续为教育改革而努力。

徐范微笑着回应何碧信的话:

“何主任,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想说的是,教学改革并不是要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实践,一定能够找到一种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又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

然而,何碧信并不为所动,他摇头再次嗤笑了一声:

“徐老师,你的想法或许在其他地方有用,但在我们这里,我们还是更看重学生的成绩。我希望你能理解!还有你相信没有用,百姓相信才有用!”

徐范与何碧信的二人的对话在会议室内回荡,气氛有些紧张,江滨中学的年轻教师们都不敢言语,虽然他们认可徐范,但说到成绩,有何主任在这里,他们又哪有资格插话。

赵校长皱着眉,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知道何碧信是个固执的人,但他没想到他今天竟然会如此直接地针对徐范,也不能叫针对,他一口一个百姓,一口一个成绩。

完全是站在道德与实际成绩的高地上对徐范进行批驳,徐范最缺的就是可以证明自己的成绩,这完全是死局,现阶段无解!

他深吸一口气,笑着说道:

“何主任,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徐老师一个机会,年轻人就应当多尝试,学校也是一个能容错的地方。”

何碧信轻哼了一声:“赵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想让年轻人尝试,我不阻止您!但我担心这样的改革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到时候这个锅,我可不背!”

赵校长沉默了,他知道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虽然他相信徐范的理念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可是镇中心中学,本身就是一个放大镜,任何小石子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波浪。

何主任作为教务处的负责人,本身在镇上也有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