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筹粮(1 / 2)

重启端华 是涤烦子 1018 字 13天前

朝堂有了汝南王的加入,没几天便清明了不少,刘鸿鸣的门生故吏收敛了不少。

在汝南王跟康王爷的管理下,朝中大事有条不紊的进行,不过朝堂分成了三派,一派是由刘鸿鸣带领朝臣,自私自利大卫敛财,一派是有镇国公为首的一派,事事以太子的利益为先,再之后就是汝南王跟康王爷一派,一心只为朝政!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已经是深秋了,太子传消息回来要求给大军准备过冬的棉衣,还有该送粮草了!

刘鸿鸣表面不说什么,去让自己的手下在兵部任职的官员出来指责太子!

“大军走了百日了,还拿不下大夏,十万大军一天要了消耗多少粮草!不会打仗就回来,换能打的去,太子又如何!”

“杨大人此话实在是无理,既是打仗,粮草供应自是要充足!”镇国公宋大人反驳道!

“镇国公,粮草供应充足也得是,国库有呀!您问问户部侍郎魏大人,大梁的粮食可还能支撑到几时!”

苏智从西凉回来因为身体原因,已经请辞,眼前这个魏大人是后来调上来的,也是刘鸿鸣的人!

魏大人弓着身子上前一步说到:“国库不丰,也是实情,这也是刚过秋收,不然的话,怕是根本支撑不了这么久,即便是如此,万万支撑不到夏收!这些数据户部的大人都知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站在身后的苏赫也是知道这种情况的,上次从西凉回来,他便在户部谋了一个中郎将的差事!

但是实在是人微言轻,他无力改变什么!

“那要赶紧去想办法!不能放任大军在外,连粮草都不能及时供应!”

一时大殿鸦雀无声,魏大人不敢直接跟镇国公呛声,便对着汝南王说道:“还请王爷示下!”

一殿的文臣武将齐刷刷的看着汝南王,汝南王开口敛着要发怒的情绪,冷声开口说道:“此事,还是禀告父皇知晓,再做定夺!”

他心里是生气的,既然早就知道有战事,又十万将士等着粮草,为什么不提早准备,户部兵部是做什么吃的,没粮,还没得这么理直气壮!这些当官的都是吃白饭的吗?

下朝之后就去见皇上了,把自己对户部官员的不满跟皇上说了,并且强调,那缺粮,前线都不能缺,请求皇上下令给将士准备过冬棉衣,还有充足的粮食!

皇上应允了,但是这事要谁去做,还没有定论,这不是好差事,怕是没有自告奋勇的人!

这天大殿之上,汝南王提了出来,让魏大人来主理此事,不料魏大人当场就拒绝!

“王爷,这事实在难办,微臣能力有限,实在是怕办不好差事!苏大人,先前在西凉一事上,做的功绩十分的漂亮,微臣举荐苏大人!”

汝南王看着这个耍无赖的样子,当朝大怒,“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却做都不做就推辞!既如此,胜任不了户部侍郎一职,来人扒掉官服,轰出去!”

魏大人听汝南王如此说,一点也不慌乱,跪在地上,主动张开双臂,等人脱掉官服,他是刘大人的人,刘大人说了,会保他荣华富贵的!

汝南王看着年轻的苏赫,这可是他的大舅哥,尽管知道此事难办,但是他又不能徇私,便顺了顺气说到:“苏大人,你可愿意接了此差事!”

苏赫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微臣愿意,必定全力去做!”

“好,自今日起,苏大人代理户部侍郎一职,差事完成了,本王向父皇举荐破格提报!”

二十岁的户部侍郎,大梁朝怕是从来没有的,这苏大人真是交了好运,大殿之中很多人,都在叹息为何自己不毛遂自荐呢,若是自己能办好这个差事,这可是户部侍郎呀!

对了这苏大人可是,汝南王的姻亲,也算皇亲国戚,这前途无量呀!

众人只看到了二十岁的户部侍郎,没看到这件差事到底是多难完成!

其实若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不简单,苏赫的岳家是西山书院的院长呀!

回府之后,苏赫便跟夫人颜如玉说了此事,颜院长虽然没有多少钱财,但是他有着遍地的门生故吏,他的学生一部分入朝为官,另外一部分也是富贵的多。

颜如玉也愿意帮助苏赫去向父亲求助,让他打个招呼,让一些富户拿出一些存粮来帮助苏赫!

这多谢富户家中的存粮的都是比较多了,也是不是白要,是花银子买,很多人也愿意做个顺水人情!

不足半月,已经筹集一些了,汝南王大喜,便安排人先给太子送了过去!

清如是十来天的时候,得知此事的,直接来了舅舅家,对这大表哥说道:“表哥你可是跟清如见外了,你明知道大梁遍地都是我的谷元昌,你让表嫂去求娘家,都不肯来找我!”

“我知道你不容易,养着这么多学堂,你那点银子还不够你散财呢!朝廷买粮的价格低,我怕你亏!”

“表哥,你太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