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江山稳固(1 / 2)

新皇君临天下,百姓皆呼万岁。

承德皇帝赵毅恒从东宫搬进了专属于皇帝的居所紫阳宫,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于此同时,太子妃严淼成为皇后,掌管后宫,母仪天下。

大兴朝的皇位更迭之所以能够被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交口称颂,正是因为如今的太上皇帝陛下赵泽贤深明大义,自禅让帝位伊始便主动退出了京州中枢。不仅他自己,当然也包括张太后等一众家眷。

只不过目前的申州城皇家园林还只存在于图纸之上,因此他便先行前往临州的皇家别院暂住,作为一个短期的过渡。

要命的是,太上皇的家可以随便搬去哪里,京州城内其他皇亲国戚的家可不是随意想搬就能搬走的。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泽贤在位时他们还可以承蒙庇佑,坦然享受着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如今赵泽贤舍位而去,其实最痛苦的莫过于他们了。

如果跟着太上皇的脚步离开,那肯定前途未卜,毕竟他的手上已经没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可如果不跟着走,以后怕是只能去祈求新皇赵毅恒的庇佑,而且还要掂量一下自己家里跟人家新皇帝的亲疏远近,反正无论怎么做,地位大不如前是肯定的了。

况且,赵毅恒上位以后,以宰相严华为首的新兴实力派家族必定迅速崛起,光听那皇后的姓氏就可见一斑了。而曾经如日中天的京州张氏宗族恐怕就要地位不保了,这就是皇室家族尾大不掉带来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上皇赵泽贤这一番雷厉风行的做派,恐怕也是有心要给赵氏皇族减轻负担,在皇室外系亲属关系做大之前彻底切断根源,从而跟新生势力之间产生碰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才是京州皇室宗族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

当然,有着和太上皇赵泽贤同样眼界高度的,还有大公主赵羽桐以及她一手提携起来的张氏家族。

在赵毅恒还没有继承大统之前,赵羽桐就已经把锦绣商会的业务重心转移到了茂州,继小姨张静丹在茂州站稳脚跟之后,小舅张金金一家也移居到了茂州城,不过她给小舅张金金安排的未来战场却不是茂州,而是未来的神州新城。

这个决定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赵羽桐在看过楚良才在无忧庄园里勾画的神州新城建设规划图之后,便做出来的一个重要判断,未来的申州新城无论从规模还是综合实力方面决计要超过现在的大兴首府京州城,并且毫不夸张。

这就奇了!赵毅恒乃是新晋帝王,身后是大兴朝繁花似锦的数十州府,赵羽桐何以得出如此大胆的结论,并且还毫无犹豫地付诸行动呢?

答案自然还在楚良才身上。那段时间里,赵羽桐曾经反复思考,父皇赵泽贤缘何突然放弃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以垂暮之年兴师动众地要在茂州城外建设一座以养老为名,以发展为实的申州新城。

后来她总算是明白了,那不是自己的父皇要这么做,而是楚良才本人要这么做。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来发生种种反常事件也就一一得到了印证。

楚良才是谁?于整个大兴朝而言,不过是一个隐士不出的世袭侯爷而已,有幸占据茂州一地已是皇恩浩荡,尽管如此楚良也从来未曾染指茂州的权力,他和知府李夏升之间亦是相敬如宾。

如今楚良才居然还要再建一座申州新城,说出来怕是直接定义为谋反都不为过。因此他需要拉大旗做虎皮,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代言人来达到他本来的目的,而且偏偏把目标选定为自己的父皇。

真是胆大包天却又令人无话可说,因为他成功得到了自家皇帝老子的认同,并且甘愿让出自己的权力,亲自来配合他完成建设申州新城的壮举。

那么他到底图什么呢?在赵羽桐的理解里,楚良才是要把烟霞山这种超凡脱俗的文化推向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并且还要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同大兴朝的现有社会制度产生正面冲突,从而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导致社会陷入混乱。

抱着这样的目的来看,建设一座完全重新规划出来的新城是一个绝妙的办法,也是楚良才能够成功吸引自家皇帝老子鼎力加盟的关键所在。

有了为太上皇建设皇家园林这个借口在,申城新城未来的发展无论成败都不会引起大兴朝整体体系的动荡。成,则太上皇英明神武老有所为,同新君赵毅恒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局面。败,大不了就是太上皇养老的一隅之地,就算出点事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所以,楚良才没什么可图,他也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性格。从他平时的一举一动中,赵羽桐看到的是一颗实业报国的赤子之心。

对于烟霞山的底蕴,赵羽桐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坐拥如此神秘而又强大的资源,楚良才没有关起门来偷偷壮大自己,而是费尽心机把皇家的人拉过来参与其中,又有什么理由怀疑他有不臣之心呢?

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楚良才真的做到了。

平心而论,楚良才的所作所为的确太过激进。正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