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古格战败(1 / 2)

元圣四年的冬天过得很慢,这场寒冬还带走了大周内阁阁臣石熙载。

柴宗训照例,追封石熙载为“少师”,追谥“文介”。

内阁大学士排名前移之后,柴宗训钦命外事部尚书张齐贤升任大庆殿大学士一职,尚书之位则由王旦接任。

次年一开春,李重进瞅准时机,一举进攻古格王国位于藏西的前哨站,对方损失惨重,不得不进一步收缩防御圈,以避周军锋芒。

古格王暴跳如雷,不断催促蒲甘王朝尽快动手,给大周南部边境施加压力,试图借此削弱周军在藏西的攻势。

蒲甘王朝明面上答应了古格王的出兵请求,背地里却并没有依照古格王设想的那般,出兵大周以南。

蒲甘王朝所图乃是大周孤悬海外的“佛南省”,以及其境内的“圣河”。

佛南省内的大周驻军本就不多,对于蒲甘王朝而言,进攻难度小,退守区域大。且他们还可扮成勃固国内的士兵偷袭,混淆视听。

元圣五年春,柴宗训接连收到了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战报,一份是李重进在藏西的捷报,言道最多三月,大周就可尽灭古格王国。

另外一封则是钱弘俶送来的八百里急报,直言大周位于佛南省的驻军,遭受到了不明军事力量的袭击,伤亡甚大。

钱弘俶收到消息后,急忙送信至汴京,请求由南部战区出兵,立刻支援佛南。

柴宗训心生疑惑,为何大周对古格王国动兵没多久,就有人偷袭了大周佛南,这情形怎么看都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

“陛下,前段日子已有消息,蒲甘王朝军事实力日渐壮大,与吴哥边境摩擦不断,此次大周佛南省之变,臣以为蒲甘王朝的嫌疑最大。”

韩通结合眼下的形势,认为蒲甘王朝最有可能动手,但却还摸不准他们为何会选择突然袭击周军。

为避免两线作战,柴宗训传命李重进,尽量将古格王国的战事压缩在一个月以内,时间一长,恐会节外生枝。

对于佛南省之变,柴宗训命枢密副使曹彬为主帅,南部战区指挥使钱弘俶为副帅,海军司指挥使曹璨、火器军司指挥使潘美、侦察军司指挥使李继隆任主将,发兵十万,剑指南洋。

文武诸臣皆知,一个佛南省遇袭之事,断不足以让柴宗训一怒之下发兵十万。

此次出兵南洋,柴宗训大有想要开疆拓土的意图,而这首站便是佛南省周边的小国。

既然佛南省一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查起来也费时费力,倒不如一个个地打过去,打到哪里,真凶自然也就随之浮出水面了。

眼下,大周佛南省周边,除却蒲甘王朝、吴哥王朝两个稍微排得上号的大国,仅剩勃固、直通与哈利班超三个小国,以及室利佛逝分崩离析后的残余势力。

大军出发之前,柴宗训特意召见了四位武将。

“海贸南线,乃是大周最为重要的航线,朕想要诸位做到此战毕,大周百年之内,无需再在南洋大动干戈。”

曹彬作为此战主帅,且此前还曾远航万里,自是明白柴宗训的眼下之意为何。

柴宗训示意四人,走到舆图之前,他已在五处地方做好了标记,周军此番,最好从南向北,依次进军。

“这最后一个地方,朕会让钱弘俶在陆上配合你们,其余几处朕就全权指望你们了。”

曹彬等人会意,立刻言道,此战必定会为大周定鼎南洋,护海贸百年周全。

三月,李重进率兵攻入了古格王国都城札不让,古格王为了阻止百姓向大周投降,竟然将居住在都城中心区域,即王城附近的百姓全数杀害。

待周军杀至王城之下,见只有为数不多的百姓诚惶诚恐地跪倒在地,李重进立马命人将他们迁走,一鼓作气,准备剿灭剩余的古格军队。

奈何,就在周军向着山上的古格王城进攻之时,发现数以万计的尸体竟被人堆砌在了一处山洞之中。

这些尸体并不完整,只因山洞入口处不大,不少尸体皆被切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尸块,继而被随意丢弃入内,场面十分可怖。

就连久经沙场的李重进,见此场景,也不免心中发寒。

头顶的春日暖阳,此时也不足以化解众人身上的寒意。

“传我军令,生擒古格王者,本帅亲自为其请功!”

李重进经历过的大小战役无数,极少有对手会冲着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下手。

更遑论,古格王此举已经不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简直就是天怒人怨。

没过多久,周军士卒便在王城中,将古格王擒获。

擒获古格王的士兵,名唤史敏,后李重进为其请功,史敏得以入演武堂就学。

被擒之时,古格王的嘴里还在不停地诅咒大周,口出狂言。

若非得了柴宗训之命,李重进恨不得此刻就将古格王碎尸万段,为那些死在他手里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