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鱼饵战术(1 / 2)

“什么?”大厅之中,骤然气氛一滞,众将齐齐一愕,继而脸上全都绽出喜色。
常茂更是长身而起,连桌上的酒杯被碰下了桌也恍若未闻,只急匆匆的问道:“果真?消息可准确吗?”
“当真是两万鸟鞑子?不是疑兵?”
“当真,千真万确。”那兵卒点头道。“撒出去的夜不收兄弟也担心是疑兵,一个个冒着险摸进了去看。那些毡帐中人影闪动,不似做伪,定然是鞑子主力。”
“哈哈哈哈哈。”常茂侧耳听完,忽而仰天长笑,随后快步走向厅外,一面走,一面大声道:“来人,取本国公大刀来,速速为本国公着甲!”
“众将听令,着你等各回营中。整顿兵马。”
“一炷香后,随本国公出城击敌!”
“是!”一众明将,亦是精神振奋,纵使方才脸上有些酒意的,现在也全都变得精神抖擞。不过数息,席上大多数人便各自散了去,留下常升与一脸惊诧的朱雄英二人仍在此处。
“……二……二舅舅,这是?”朱雄英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军中阵仗,有些讶异于这些大宁军将的雷厉风行。
“呵呵,太孙在此端坐喝酒便是。这是本雅失里那些贼人,要中了我们大宁之计了。”常升道。“无妨,大宁城中,还有我来镇守。”
“太孙殿下与我一起静待兄长他们的佳音便是。”
朱雄英怔了一怔,但待反应过来之后,却是郑重其事的摇了摇头,坚定道:“二舅舅,我能不能,随着大舅舅一同出征。”
“也好见见两军交战,是怎样的景象?”
常升一愣,下意识就劝阻道:“太孙殿下不可,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战场上刀枪无眼……”
“我乃朱家子孙,又身怀外祖常无敌之血脉,安有惧怕战阵之理?”朱雄英挺了挺胸膛,理直气壮的说道。
“况且,二舅舅您也说了,是鞑子中了我大明之计,又有大舅舅和数万忠心耿耿的将士在我左右,天底下还有比这样更为安全的地方吗?”
“皇爷爷与父亲要我来到此地,自不是要外甥我在此处游山玩水……况且,我乃监军,若是连战阵也没见过,外甥如何敢说来了这边军之中走这一遭?”
常升被说动了,沉吟片刻,起身道:“好罢,我寻兄长去说。”
“太孙殿下你先穿好甲胄,记得多穿几层。我将我常府亲军拨划于你,切记战阵之上,决不能独自行动。”
“既然上阵,自是要听从主将调遣,断没有自行其是之说。”朱雄英亦是郑重道。
常升于是快步出了大厅去寻常茂,将此事与常茂一说,常茂倒是并无反对之意。在他想来,朱家人又不是什么纸糊泥塑的货色,要想成器自然也该上战场。况且朱雄英身上还流着他们常家一半的血。
于是,朱雄英便穿上了三层锁甲,跨上战马,跟在常茂的身边随同出征。大宁军走的很急,数万骑不顾夜色鱼贯出城,人马衔枚,也不打火把,只就着草原夜色里皎洁的月光,如同一团沉闷可怖的黑云,往北席卷而去。
路上,朱雄英才知道了常茂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什么。
原来,为了吸引鞑靼前来袭扰大宁,在常茂等人的暗中运作之下,有一支高丽商队,带着价格极其高昂的货物,来到了大宁之地边境的全宁榷场。
这支高丽商队,打着的旗号是李成桂昔日手下大臣的名头,说是偷走了李成桂积攒下来的各种王室财宝甚至军械,要运往塞北贩卖。
本雅失里部在草原各处流窜,最缺少的就是各类物资与军械。且他们一部,本就是各种北方反大明的势力结合,也有李成桂败亡之时,流亡草原上的些许残部。这些高丽残部,是知晓李成桂确实有可能留下这样一笔大额遗产的。
这样一来,本雅失里自然是大为动心。
然而,这不过是常升与常茂兄弟投下的一只引诱这些鞑靼部咬钩的鱼饵。目的就是引诱鞑靼部为了劫掠这支商队铤而走险,给予大明一举将其全歼的机会。
莫看常茂不识兵书,甚至字都没好好学过两个。但却耐不住他喜欢听书。这“鱼饵”的计策,便是他从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里,琢磨出来的计策。
这所谓的李成桂遗产,就是用来引诱鞑靼部这些“梁山好汉”的“生辰纲”。
虽说只是诱敌之计,但鞑靼的本雅失里和阿鲁台,那可都是狡诈如狐的角色。这至关重要的“生辰纲”,自然不能只是虚应其事。为了凑齐这些做鱼饵的“生辰纲”,常茂与常升很是下了一拨血本,要是没能达成目的,这一番费尽心思的运作可就打了水漂。
因而得知鞑靼果然来了,常茂立即振奋,马上点齐兵马出城,免得假戏真做,自己下的这血本真被鞑靼部给吞了。
“太孙殿下,国公,东北方向约五里,有两军正厮杀中。”
草原上骑兵奔驰极快,天还未亮,跟在常茂身边的朱雄英就听到了来自大军撒出去的夜不收们的探报。一夜疾驰仍精神抖擞的常茂喜形于色,当即下令:“全军,前行三里,摆雁行之阵,骑军分左右两翼,步军分前后两军。”
“放热气球,瞭望敌势……务要全歼了这伙贼厮鸟!”
“是!”全军上下士气如虹。